利用AFLP技术分析中国明对虾的韩国南海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伟继

作者: 王伟继;高焕;孔杰;王清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AFLP;遗传差异;特征标记

期刊名称: 高技术通讯

ISSN: 1002-0470

年卷期: 2005 年 15 卷 009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AFLP技术对新发现的中国明对虾的一个地理种群-韩国南海种群(SP)和中国明对虾的养殖群体(CP)进行了遗传分析.每个群体随机取样30个,5对AFLP引物获得326个位点.其中SP多态位点比例(P0.99)46.93%,SHANNON多样性指数(I)0.1884,NEI(1978)基因多样性指数(H)0.1197,群体差异性位点9个,占检测位点总数的2.7%.CP多态位点比例(P0.99)51.84%,SHANNON多样性指数(I)0.1954,NEI(1978)基因多样性指数(H)0.1229,群体差异性位点19个,占检测位点总数的5.8%.SP种群各项遗传参数都低于CP种群.两个群体的非偏差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899和0.0102.利用中国明对虾的韩国南海种群和养殖群体杂交可以获得新的种质资源,这将为获得最大变异数量性状表型和基因多样性的产生提供可能.

分类号: S9

  • 相关文献

[1]基于AFLP技术的不同群体虾夷扇贝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丁君,王婷,常亚青,孙效文. 2010

[2]羽扇豆种间遗传差异AFLP分析. 海林,肖世和,闫长生,张秀英. 2002

[3]AFLP分析黄颡鱼雌雄个体的遗传差异. 鲁翠云,孙效文,梁利群. 2007

[4]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0

[5]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 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彭涛,谢戎,何光华. 2007

[6]中国明对虾抗病新品种-"黄海1号". 徐竹青. 2005

[7]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8]中国明对虾酚氧化酶原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孙杰,王宝杰,李晓华,孙姝娟,刘梅,蒋克勇,王雷. 2010

[9]显微介导的远缘基因渐渗技术在鲤育种中的应用. 闫学春,张晓峰,刘翠,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李超,葛彦龙. 2011

[10]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李文抗,刘克奉,苗军,乔延龙,王麒麟. 2009

[11]氨氮胁迫下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何玉英,李少飞,王清印,李健. 2016

[12]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13]渤海湾中国明对虾的生长特性. 肖广侠,宋文平,郭彪,高燕. 2014

[14]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孙铭,葛倩倩,李健,葛红星,翟倩倩,赵法箴. 2016

[15]中国明对虾MKK3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氨氮胁迫下的表达. 姚万龙,何玉英,刘萍,李健,王清印. 2016

[16]人工培育对虾苗种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张晓静,宋晓玲,万晓媛,杨冰,黄倢. 2016

[17]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和池塘水体中弧菌的检测分析. 陈晓玲,邱亮,魏海英,王君霞,孙成峰,许传堂. 2020

[18]中国明对虾单个家系中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 董世瑞,栾生,孔杰. 2014

[19]中国明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峥,黄倢,高强,成君军,王明森. 2011

[20]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 关晓燕,王摆,蒋经伟,田甲申,董颖,陈仲,高杉,王旭达,孙冰,段萍,赵泽龙,周遵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