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及遗传转化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志强

作者: 邬贤梦;孙娟;官春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下胚轴;子叶节;一步再生培养;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5 年 13 卷 04 期

页码: 793-7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的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首先,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含部分子叶节的下胚轴为外植体,从6-BA和NAA配比、Ag NO3以及无菌苗苗龄等方面对影响油菜组织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甘蓝型油菜快速高频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为,切取5 d苗龄含部分子叶节的下胚轴置于添加4 mg/L 6-BA的MS基本培养基中培养,5 d再生出不定芽,再生频率为10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成功地将用p FGC5941双元载体构建的Bn TFL1基因干扰载体转入中双11号中。整个转化过程中,芽的诱导生成只需5 d,接着完成抗性芽的PPT筛选需要30 d,整个转化周期从播种到得到生根抗性苗仅需大约70 d,而传统转化方法抗性芽的诱导筛选需要90 d,整个转化周期需要130 d左右,大大缩短了转化周期,简化了转化过程,提高了转化效率。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体系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黄先群. 2006

[2]影响大豆遗传转化主要因素及相关条件优化. 马晓丽,冯小锋,杨清华,郁晓敏,朱丹华. 2013

[3]西瓜'SM1'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张曼,徐锦华,刘广,任润生,姚协丰,徐建,娄丽娜,羊杏平. 2021

[4]硫辛酸对农杆菌介导的黄瓜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影响. 王烨,顾兴芳,张圣平,苗晗. 2012

[5]未成熟种子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及转EPSPS/GAT基因大豆新材料创制. 张宪丽,郭勇,金龙国,张丽娟,邱丽娟. 2015

[6]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抗逆基因AtNHX5的转化研究. 杨权,王月月,刘炎光,蒋春志,张孟臣,张洪霞,张洁,王冬梅. 2015

[7]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cry1Iem基因. 钱雪艳,郭东全,姚瑶,杨向东,杨静,邢国杰,牛陆,李启云,董英山. 2016

[8]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 姬月梅,陈受宜,李英慧,张丽娟,宋晓华,常汝镇,邱丽娟. 2008

[9]农杆菌介导EuABP2基因遗传转化杜仲下胚轴研究. 周舒婷,董旋,赵懿琛,赵德刚. 2018

[10]农杆菌介导的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的遗传转化. 王炳涵,丰景,杨万年,华玮. 2012

[11]潮霉素抗性油菜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刘婧琳,范世航,华玮,李俊. 2023

[12]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和CpTI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 徐淑平,卫志明,黄健秋,钟仲贤,徐悌惟. 2002

[13]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明华,陈钰辉,刘富中,张映,连勇. 2014

[14]基于上胚轴外植体的甘蓝高效再生体系. 韩昔潮,张肖健,蔡旭,梁建丽,王晓武,朱克明,武剑. 2024

[15]油菜转化体系中抗生素浓度的优化试验. 高武军,段红英,卢龙斗,王景雪. 2002

[16]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 周邗扬,佘建明,陆维忠,吴鹤鸣. 1991

[17]一种抗虫凝集素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对油菜的遗传转化. 张正英. 2012

[18]利用单壁碳纳米管介导植物瞬时遗传转化的研究. 刘晶慧,姚晓青,罗军玲,吴刚,闫晓红. 2024

[19]油菜Bna-miR169d基因的分离与过表达初步分析. 董云,王毅,靳丰蔚,孙万仓,刘自刚,方彦,徐妙云,王磊. 2016

[20]大豆农杆菌子叶节转化菌株适宜生长时期及浸染浓度的研究. 武小霞,李静,刘伟婷,刘珊珊,王志坤,李文滨.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