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植被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川

作者: 王川;孙铁军;金洪;武菊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自然降雨;人工植被;水土流失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29-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然降雨条件下,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两种人工植被玉米与草地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地建植1 a以后,越年7月份覆盖度可达75.6%,是同期玉米地的1.7倍,8月份高度、密度、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且1个生长季内的地上生物量可达4 238.0 kg/hm2,0-30 cm地下生物量为4 991.4 kg/hm2,是玉米地的5.5倍。人工植被建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入渗率,降低坡地水土流失,2007年草地雀麦地表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为14 528.9 m3/km2和77.9 t/(km2.a),保水、固土能力达到87.5%和98.9%,是玉米地的1.7倍和1.1倍,与玉米地相比,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同时,不同植被次地表径流流失防治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降雨量与降雨强度越大,草地防治效果越明显,且草地建植与玉米种植相比,次土壤侵蚀防治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

分类号: S157.2

  • 相关文献

[1]山西崛围山人工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分析. 杨明霞,刘艳,李素清. 2011

[2]鄂尔多斯沙地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生态位特征. 王利清,张福顺,杨玉平,董维惠. 2020

[3]旱稻栽培技术. 王贵才. 2006

[4]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菜地土壤地表径流和氮流失的影响. 廖育林,谢坚,鲁艳红,郑圣先. 2009

[5]库布齐沙漠植被特征与土壤营养状况的研究. 聂素梅,高丽,闫志坚. 2010

[6]广东采石场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高丽霞,孔旭晖,曹震. 2005

[7]四川丘陵区雨养条件下播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卢庭启,张华,税红霞,蒋晓芳,何丹,庞启华,王秀全. 2019

[8]不同沙地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聂素梅,高丽,闫志坚,王素娟. 2010

[9]自然降雨下紫色土坡耕地碳源添加对碳迁移及固碳的影响机制. 刘兵,刘煜,郝卓,展晓莹,张晴雯,杨洋,陈红琳,陈尚洪,刘定辉. 2025

[10]关于风化花岗岩荒山产沙量的计算. 木本秋津,内田太郎,水山高久,李昌华. 2000

[11]铁岭市黑土区生态建设经验概述. 戈素芬,何玉. 2008

[12]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晓华,李铁军,张俊生,邹桂霞,杨秀荣. 2000

[13]利用TM卫片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与监测. 黄毅,姜尚方. 1998

[14]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探索. 郑国相. 2000

[15]浅谈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甘作勋,孙守学,刘海英. 2008

[16]利用任意三角形平面要素预测水土流失量. 王丽,党福江. 2003

[17]贵州坡耕地可持续管理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7

[18]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19]贵州水土保持研究现状及展望. 罗龙皂,范成五,李渝,秦松. 2012

[20]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秦松,夏锦慧,邓英,李杰.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