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杂种后代分子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荣仲

作者: 谭裕模;黎焕光;何为中;李松;谭芳;陈廷速;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斑茅;分子检测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ISSN: 1008-3464

年卷期: 2004 年 01 期

页码: 60-6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 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 5 S r RNA间隔序列 (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 F1 、 F2 代进行了分子鉴定 ,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 RAPD分子标记 3个及 5 S r RNA间隔序列标记 1个 ;其中 ,5 S r 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 DNA模板的快速检测。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斑茅杂种后代分子检测. 谭裕模,黎焕光,何为中,李松,谭芳,陈廷速,李杨瑞. 2003

[2]甘蔗(Saccharum)与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远缘杂交利用研究. 王丽萍,蔡青,范源洪,陆鑫,Karen Aiken,马丽,刘新龙,夏红明. 2007

[3]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 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 2016

[4]甘蔗、斑茅及割手密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比较分析.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磊,刘洋. 2015

[5]水分胁迫对甘蔗、割手密和斑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艳丽,邢淑莲,徐磊,胡小文,刘洋. 2013

[6]甘蔗和斑茅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SoPOD-1和SaPOD-1)cDNA克隆与分析.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磊,刘洋. 2015

[7]海南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初析. 刘洋,刘新龙,苏火生,刘洪博,姚艳丽,苏俊波. 2013

[8]甘蔗优良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及自然抗性评价. 李文凤,单红丽,张荣跃,普春华,王晓燕,仓晓燕,尹炯,罗志明,黄应昆. 2017

[9]31份甘蔗野生核心种质资源褐锈病抗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张荣跃,单红丽,尹炯,罗志明. 2015

[10]引进国外甘蔗种质资源检疫及田间抗病和农艺性状观察. 韦金菊,李海碧,周会,桂意云,祝开,宋修鹏,周珊,经艳,李杨瑞,刘昔辉. 2023

[11]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沈林波,吴楠楠,冯小艳,王文治,熊国如,赵婷婷,张树珍. 2019

[12]甘蔗重要病害分子检测技术.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单红丽,张荣跃,尹炯,罗志明. 2016

[13]101份中国甘蔗主要育种亲本褐锈病抗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张荣跃,单红丽,罗志明,尹炯. 2016

[14]甘蔗赤腐病菌变异及甘蔗抗病性研究进展. 李婕,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尹炯,罗志明,仓晓燕,黄应昆. 2020

[15]广东湛江蔗区甘蔗白条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田夏红,赵建英,傅华英,施扬,苏俊波,刘建荣. 2022

[16]广西甘蔗褐条病病原菌鉴定与杀菌剂敏感度测定. 陈潇航,张小秋,黄海荣,宋修鹏,李文教,梁永检,雷敬超,王泽平,祝光湖,刘期怀,李翔,颜梅新. 2024

[17]34份甘蔗栽培原种抗褐锈病性鉴定及Bru1基因的分子检测. 李文凤,王晓燕,黄应昆,单红丽,张荣跃,尹炯,罗志明. 2015

[18]四川野生斑茅居群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张瑜,鄢家俊,白史且,彭燕,梁绪振,张建波,张劲,胡超. 2015

[19]斑茅野生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刀志学,鄢家俊,张建波,常丹,白史且,陈智华,李达旭,游明鸿,张玉. 2013

[20]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建波,鄢家俊,白史且,张蕴薇,刀志学,李达旭,张昌兵,游明鸿,张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