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振宇
作者: 卢振宇;李明顺;李新海;李炳华;谢振江;张世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38-42
摘要: 通过对我国华北地区1970-2005年审(认)定的26个玉米单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株型由平展型逐渐向紧凑型和半紧凑型过渡;产量稳步提高;穗长、穗粒数和行粒数增多;穗位高有下降趋势;秃尖长和秃尖度有上升趋势;千粒重、株高、穗行数、穗粗、出子率、ASI和成熟期等性状趋于稳定;产量的绝对杂种优势和相对杂种优势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认为,千粒重、行粒数、穗粒数和穗行数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最大,是我国华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玉米杂交种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 2017
[2]青稞骨干亲本昆仑1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重要性状的演变研究. 曾兴权,王玉林,徐齐君,原红军,尼玛扎西. 2016
[3]新疆不同年代大麦品种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俞天胜. 2016
[4]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张宝石. 2007
[5]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刘嘉良,邓杰,于洋,陈卓,王霞,孙芳,高树仁. 2019
[6]辽宁省耐密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李月明,叶雨盛,陈珣,李哲,刘志新,石清琢. 2012
[7]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彪,田玉秀,陈洁,陈宛秋. 2008
[8]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2007
[9]利用SPSS实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 2019
[10]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改良进展.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2007
[11]吉林省晚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万庆,岳尧海,张志军,刘文国. 2009
[12]南疆地区春播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阿依古丽·艾买提,别力克孜·阿西木,阿布来提,梁晓玲. 2006
[13]中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荆绍凌,孙志超. 2006
[14]吉林省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岳尧海,赵万庆,王绍平. 2009
[15]通径分析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周旭东,张洪伟,刘文国. 2009
[16]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晶,李非,李月明,陈珣,叶雨盛. 2011
[17]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梁晓玲,阿布来提,冯国俊,李进,李铭东,李维鼎,高慧慧. 2001
[18]中早熟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张洪伟,吴丽华,岳尧海. 2012
[19]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林勇,叶国成,陈宛秋,张彪. 2007
[20]夏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岳尧海,周小辉,任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PDI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吴金丽;汤泽洋;鲁鑫;周志强;郭长虹;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PDI基因家族;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
-
o2突变引起糯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差异研究
作者:韩洁楠;张泽;刘晓丽;李冉;上官小川;周婷芳;潘越;郝转芳;翁建峰;雍洪军;周志强;徐晶宇;李新海;李明顺
关键词:糯玉米;糯2/wx1wx1o2o2;黄糯2/wx1wx1o2o2;籽粒饱满度;淀粉;糖代谢;差异基因
-
Ae1-5180高直链淀粉玉米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与子粒品质分析
作者:郭增辉;韩洁楠;李冉;上官小川;刘仕缘;刘德斌;徐晶宇;李明顺;李新海
关键词:玉米;Ae1-5180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直链淀粉
-
21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刘倩倩;李冉;周婷芳;张泽;上官小川;潘越;张德贵;雍洪军;李明顺;韩洁楠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萌发期;综合耐盐指数;耐盐性
-
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研究
作者:王云鹤;武奉慈;谢树章;翁建峰;宋新元;杨小艳;李新海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亚洲玉米螟;抗虫性;遗传稳定性
-
玉米单交种淄玉9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
作者:卢振宇;贾代成;孙秀枝;王秋红;刘霞;宋立成;宋元瑞;张超;张贵香
关键词:淄玉906;玉米单交种;选育;栽培技术;品种推广
-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6片段的序列多样性与进化分析
作者:王馨玉;许振南;周羽;翁建峰;郭长虹;李新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