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硅对双季稻镉硅累积效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华

作者: 彭华;邓凯;石宇;魏维;柳赛花;纪雄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稻;硅肥;镉(Cd);生物有效性;迁移转运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8 期

页码: 4271-428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以及双季稻对镉硅积累的影响,在稻田土壤镉较高[ω(总Cd)为1.03 mg·kg-1]污染条件下,开展双季稻连续基施硅肥180 kg·hm-2(以SiO2计)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田连续施用硅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108.1%~275.0%,同时提高土壤1.15~1.33个pH单位,施用硅肥早、晚稻土壤DTPA-Cd含量降幅分别为12.3%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硅促进了土壤镉向稳定形态的转化,土壤可交换态EXC-Cd含量降幅为2.6%~5.1%,QW处理降低达显著水平;施硅肥处理,碳酸盐结合态CAR-Cd含量降低,降幅为8.6%~24.9%,显著增加了铁锰氧化态FMO-Cd含量,增加了 土壤有机结合态OR-Cd含量,增幅为2.3%~12.8%,残渣态RES-Cd含量增幅为2.3%~6.0%;连续施硅肥降低了水稻对镉的积累,早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8.4%、49.7%和50.9%,晚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0.6%、34.4%和39.2%;硅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吸收系数(AF土/根),降幅为25.5%~49.6%,同时降低了水稻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T根/茎叶),降幅为13.5%~52.6%,差异显著,早、晚稻稻米镉富集系数(BAF)分别平均降低6.0%和8.0%,其中粉末状硅肥对降低水稻镉吸收效果最佳.综上表明硅肥能够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积累,然而硅肥持续性降镉效应不明显.

分类号: X171.5

  • 相关文献

[1]土壤-甘蔗作物系统中镉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王芳丽,宋宁宁,王瑞刚,唐世荣. 2012

[2]聚丙烯酸钠为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预测甘蔗田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 王芳丽,宋宁宁,赵玉杰,张长波,沈跃,刘仲齐. 2012

[3]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与传统化学方法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对比. 宋宁宁,王芳丽,沈跃,宋正国,冯人伟,刘仲齐. 2012

[4]基于梯度薄膜扩散技术评估黑麦草吸收Cd的研究. 宋宁宁,王芳丽,赵玉杰,张长波,居学海. 2012

[5]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稻田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龙泽东,孙梅,罗尊长,孙耿,李超,肖小平. 2021

[6]土壤镉积累农田水稻安全种植区判别技术研究. 赵玉杰,刘潇威,唐世荣,李野,师荣光,高尚宾. 2011

[7]水稻幼苗镉积累特征和离体叶片耐镉性的基因型差异. 王龙,杨益新,高子平,尹洁,刘洋,张长波,汤继华,刘仲齐. 2016

[8]镉(Cd)低吸收积累大白菜品种的初步筛选与分析. 李鑫,贺立龙,张烨,郑晗,高建伟. 2020

[9]常规施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镉吸附解吸特性及化学形态的影响研究. 秦秦,段海芹,宋科,孙丽娟,孙雅菲,周斌,薛永. 2022

[10]镉对中华稻蝗保护酶系统的毒性效应. 李丽君,郭亚平,武文丽,王跃,马恩波. 2010

[11]烟草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及镉的化学形态分布. 贺远,吕耀印,贾涛,吴爽爽,李庆祥,张政强,石屹,王树声. 2017

[12]镉长期暴露对中华稻蝗抗氧化机制的影响. 李丽君,郭亚平,刘平,王跃,马恩波. 2011

[13]栉孔扇贝不同组织中镉的微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赵艳芳,宁劲松,翟毓秀,尚德荣,盛晓风,丁海燕. 2016

[14]外源菌剂联合柠檬酸强化龙葵修复土壤镉污染. 王楷,王丽,王一锟,游梦,梁婷,邹茸,范洪黎. 2023

[15]紫云英对镉富集效应研究. 王文军,郭熙盛. 2011

[16]好氧堆肥对牛粪中典型重金属的钝化作用研究. 王振,韩永胜,张淑芬,付龙,丁昕颖,马珊珊,李伟,丁得利,李青莹,赵金波. 2023

[17]酸性土壤改良对土壤镉形态改变及树仔菜镉含量的影响. 赵敏,范琼,邓爱妮,王晓刚,苏冰霞,周聪. 2018

[18]不同黄麻品种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收与富集规律. 侯文焕,廖小芳,唐兴富,赵艳红,李初英. 2020

[19]水稻幼苗镉吸收动力学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龙,高子平,李文华,徐莜,张长波. 2016

[20]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李义纯,王艳红,唐明灯,巫彬芳,李林峰,艾绍英,凌志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