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已测序水稻品种分析其农艺性状基因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启军

作者: 张启军;梁永书;叶少平;邓其明;王玲霞;李平;虞德容;邹江石;吕川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农艺性状;SSR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1503-1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在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在海南陵水县种植两个完全测序水稻品种日本晴与9311的F2群体及双亲,分别考察了其单株分蘖数、穗数、有效分蘖数、穗长、主穗长、抽穗期、株高和剑叶8个农艺性状3次重复的平均值。用已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Nipponbare/9311-F2遗传图谱)及Excel 2000和Mapmaker/QTL 1.1b软件对这8个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基因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在LOD>2.0和P<0.005的条件下共检测到41个QTLs,它们分布在水稻所有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11.0%~46.4%,其中大于20%的有22个。对选用已测序材料为亲本构建图谱来探讨水稻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两个水稻骨干恢复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 魏少博,Priya Lal Biswas,王文生,王杰,项超,高用明. 2017

[2]粳稻米碱消值的数量性状基因座检测. 黎毛毛,徐磊,任军芳,曹桂兰,余丽琴,贺浩华,韩龙植,高熙宗. 2010

[3]中棉所70分离群体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 邓晓英,龚举武,石玉真,李俊文,刘爱英,巩万奎,陈婷婷,商海红,葛群,王艳玲,蒋梦婷,杨玉娥,吴玉香,袁有禄. 2017

[4]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李自超. 2011

[5]控制水稻粒重QTL的定位. 彭强,刘颖,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6]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5

[7]籼稻资源WD15515中抗褐飞虱QTL的定位研究. 石少阶,王卉颖,上官欣欣,刘丙芳,荆胜利,杜波,陈荣智,祝莉莉,何光存. 2016

[8]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9]粳稻发芽期耐碱性的QTL检测. 祁栋灵,李丁鲁,杨春刚,李明哲,曹桂兰,张俊国,周庆阳,徐锡哲,张三元,韩龙植. 2009

[10]利用选择导入系进行水稻耐低磷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任洁,赵秀琴,丁在松,项超,张晶,王超,张俊巍,Charles Augustino JOSEPH,张强,庞昀龙,高用明,石英尧. 2015

[11]影响水稻株高和剑叶宽主效QTL对人工选择的响应. 王韵,程立锐,郑天清,孙勇,周政,杨静,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2009

[12]利用贝叶斯法进行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分析. 李茂柏,王慧,张建明,李丁鲁,杨润清,周宇琼,朴钟泽. 2009

[13]水稻种子休眠性QTL定位及其对干热处理的响应. 唐九友,江玲,王春明,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吉村醇,万建民. 2004

[14]籼稻品种‘BP360e’抗褐飞虱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陶蓉,潘根,江玲,程遐年,刘裕强,万建民. 2019

[15]利用Mudgo/武育粳3号F_2群体分析水稻抗灰飞虱QTL. 段灿星,程治军,雷才林,翟虎渠,万建民. 2009

[16]不同供氮水平下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冯跃,翟荣荣,林泽川,曹立勇,魏兴华,程式华. 2013

[17]水稻抽穗期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胡时开,苏岩,叶卫军,郭龙彪. 2012

[18]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谷壳硅含量QTL的分解. 吴季荣,范方军,杜景红,樊叶杨,庄杰云. 2010

[19]水稻苗期抗旱性的QTL分析. 徐群,袁筱萍,余汉勇,王一平,汤圣祥,魏兴华. 2010

[20]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株高QTL qPH6-1的精细定位. 鲍钱江,樊叶杨,於卫东,陈忱,范方军,杜景红,庄杰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