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剂转化褐煤产腐植酸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晨

作者: 曾晨;程娟;衡曦彤;张伟;茅文庆;曹清河;李成果;何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转化;褐煤;腐植酸;复合菌剂;生物酶

期刊名称: 煤炭转化

ISSN: 1004-4248

年卷期: 2023 年 02 期

页码: 36-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新疆褐煤为转化底物,构建复合菌剂(100mL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米曲霉和微紫青霉菌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5%,1.0%,2.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剂转化褐煤前后煤的腐植酸质量分数、元素组成、矿物组成、有机官能团、碳元素赋存形态的变化,以及转化褐煤过程中,复合菌剂和单一微紫青霉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总腐植酸和可溶性腐植酸质量分数分别由29.75%和6.24%增加到66.41%和33.44%;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灰分质量分数和固定碳质量分数分别由8.91%和55.72%降至8.07%和52.99%,而挥发分质量分数则由38.83%增加至42.36%。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C元素相对含量由71.56%降至69.93%;H,O,N等元素相对含量均升高,其中N元素相对含量上升最明显,由0.65%升至1.26%。经复合菌剂处理后,煤中无机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但C—C/C—H官能团和O=C—O官能团增加,且部分不饱和C被饱和。微紫青霉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的活性较单一,复合菌剂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的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漆酶活性达到16.09U/mL。以上结果说明复合菌剂可将褐煤中大分子结构转化生成小分子腐植酸。与单一菌种相比,复合菌剂产生更多的胞外酶有助于腐植酸的产生。

分类号: TD849.2`O636.9

  • 相关文献

[1]褐煤提取腐植酸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孙倩,刘建龙,霍连飞,李允聪,李雪,夏礼如,周忠凯,张美娜,李彬. 2020

[2]霉菌毒素的生物酶解毒. 陈连颐. 2011

[3]微生物降解昭通褐煤提高游离腐殖酸含量. 程娟,何环,衡曦彤,赵阳,刘健,石开仪,曹清河,李成果. 2020

[4]风化褐煤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顾鑫. 2022

[5]对我省有机肥产业化问题的初步探讨. 陈维元,付建和,王宝生. 2004

[6]一种模块化潜流湿地的构建及其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刘雪,刘兴国,曹娟,刘云飞,曾宪磊. 2019

[7]褐煤的碳缓释特征及其对池塘底泥脱氮作用的影响. 曹娟,刘兴国,高美云,朱浩,曾宪磊,刘雪. 2019

[8]生物酶修饰对于玉米粉品质的影响. 王景会,刘景圣,闵伟红,修琳,王宝石. 2012

[9]弗里熊蜂蜜罐中糖液成分分析. 苏睿,秦加敏,董坤,宋文菲,贾红伟,梁铖. 2021

[10]基于生物酶法的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的制备与特性. 蒋希芝,徐磊,张蓓,辛向东,Thomas Attaribo,桂仲争. 2021

[11]亚麻复合酶脱胶技术研究. 沈克群,刘鲁民,谢纯良,严理,胡镇修. 2016

[12]基质矿化特性与生化性状协同效应的研究. 张帆,王晨冰,王鸿,王发林. 2017

[13]响应面优化南极磷虾蛋白酶解工艺及蛋白肽组分分析. 刘云姣,张海燕,刘淑晗,汪宇,韩峰,孔聪,王媛,张璇,沈晓盛. 2019

[14]离子液体在生物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杨会龙,刘宝友,皮雄娥,魏福祥. 2006

[15]纤维质生物降解制备燃料乙醇研究现状. 彭源德. 2009

[16]酶法辅助提取藜麦秸秆蛋白工艺研究. 商海军,蒋丽君,於春,江本利,姚晓华,闫晓明. 2021

[17]酶促发酵在咖啡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程金焕,何红艳,李慧敏,李贵平,黄健,武瑞瑞,候超,周志伟. 2016

[18]菠萝叶纤维酶法脱胶技术. 刘恩平,郭安平,郭运玲,孔华,王炎松,章霄云,贺立卡. 2006

[19]一株具有多糖降解酶活性的真菌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烟叶品质提升中的应用研究. 张怡帆,胡苏林,杜文杰,郝贤伟,任志广,刘永新,郑力文,高丽伟,张鹏,孙帅帅. 2024

[20]酚氧化酶处理对白肋烟化学成分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怡帆,李炜,蒋成勇,矫海楠,刘德水,高丽伟,张鹏,任杰,隋相军,王洪录,张士普.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