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的PCR检测与电镜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儒

作者: 张俊儒;刘萍;王清印;李健;刘德月;孔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巢式PCR;电镜观察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6 年 13 卷 02 期

页码: 263-2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人工投喂携带WSSV的毒饵,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虾(♂)进行感染实验。采用nest-PCR(巢式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的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受WSSV感染情况,同时选取感染严重的虾样进行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中国对虾的精巢、输精管和精囊均被WSSV感染,其中精囊呈阳性的最多,输精管次之,精巢最少。通过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WSSV粒子只存在于精巢、输精管和精囊的结缔组织中,而在其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均未发现病毒粒子。其中,精巢中WSSV粒子存在于精巢内两个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输精管中WSSV粒子存在于管壁的结缔组织;精囊中WSSV粒子也只存在于精囊内膜的结缔组织和精荚膜的结缔组织中。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均表明,WSSV粒子能感染中国对虾的雄性生殖系统且对性腺感染存在着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分类号: S945.4

  • 相关文献

[1]白斑缩合症病毒(WSSV)对中国对虾卵及各期幼体人工感染的试验研究. 刘萍,阎振广. 2001

[2]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雷质文,黄倢,杨冰,俞开康. 2001

[3]用DNA斑点杂交法检测对虾及其饵料和环境生物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状况的调查. 宋晓玲,史成银,黄倢,张立敬. 2001

[4]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传播途径的调查. 刘萍,孔杰,孟宪红,刘志鸿,李健. 2000

[5]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雷质文,俞开康. 2001

[6]中国对虾几个产卵场群体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状况调查. 邓灯,张庆文,王伟继,刘萍,孟宪红,孔杰,孔晓瑜. 2005

[7]中国对虾杂交优势对自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抗病力分析. 李素红,张天时,孟宪红,孔杰. 2007

[8]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二化螟雄蛾内生殖器特征的影响. 郭前爽,王春荣,宋显东,冯波,陈庆华,杜永均. 2019

[9]东亚飞蝗雄性生殖系统组织结构观察及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 娄延霞,陈义昆,连国云,刘志刚,张泽华. 2012

[10]密林熊蜂雄性成蜂生殖系统发育动态. 郭媛,刘耀明,邵有全. 2012

[11]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血细胞的结合. 陈文博,谭珍一,刘庆慧,侯林,黄倢. 2009

[12]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重组cDNA克隆的构建与分析. 宋晓玲,黄倢,Kathy F.LTang,杨冰,Donald V.Lightner. 2002

[13]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 江世贵,何建国,吕玲,邓敏,江静波,王维部,陈怡飙,马之明. 2000

[14]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幼体和仔虾的致病性. 江世贵,何建国,马之明,陈怡飙,王维部,江静波. 2000

[15]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孟宪红,孔杰,刘萍,马春艳,李颖. 2005

[16]A3α肽聚糖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及抗病毒感染力的影响. 陈国福,宋晓玲,黄倢,周进,王秀华. 2004

[17]白斑综合症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红梅,江晓,刘助红,赵哲,任春华,胡超群,石磊,王广军. 2015

[18]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宿主调查. 雷质文,黄倢,史成银,张立敬,俞开康. 2002

[19]白斑综合症病毒与对虾血淋巴细胞的体外结合实验. 宋晓玲,梁艳,黄倢,解飞霞. 2006

[20]多重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和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毒. 杨卫帆,易小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