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型黄鸡新品系培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启忠

作者: 黄启忠;倪建平;周震祥;顾彩菊;蒋凤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小型;dw基因;基因型;黄鸡;选育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105-10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杂交,将白羽肉鸡中的dw基因导入黄羽肉鸡,培育矮小型黄羽肉鸡新品系。经过10年的周密研究,进行了9个世代的选育,参选公鸡和母鸡分别为307羽和2728羽,公、母鸡选留率分别为3.6%和31.9%。dw基因已在群体中纯合,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均获提高,共组建了家系182个,核心群量300羽左右,已形成了一个矮小型专门化品系,可为品系间配套杂交提供亲本。F9生产性能分别为: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1531.3g,饲料报酬2.52:1,成活率95.1%;50%开产日龄184d,开产体重2254.8g,500日龄产蛋量180.8枚;43周龄蛋重60.5g,受精率88.3%,孵化率73.6%;成年体重:公鸡3082.4g、母鸡2561.2g;成年蹠长:公鸡7.8cm、母鸡6.7cm。

分类号: S831.2

  • 相关文献

[1]小型猪生长激素基因研究进展. 郑茂恩,潘登科,马月辉,叶绍辉,冯书堂. 2007

[2]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 舒鼎铭,杨纯芬,周中华,胡刚安,姜文联. 1999

[3]矮小型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研究(一)一级杂交组合繁殖性能的测试. 黄启忠,倪建平,周震祥,秦庆一,顾朝旭,顾彩菊,蒋凤英,计海蓉. 1998

[4]苹果属(Malus)显性矮化主基因Dw的RAPD分子标记. 张开春,毕晓颖,李荣旗,景士西,吴禄平,尹淑萍. 1999

[5]黄羽矮脚肉鸡70日龄体重的杂交效果研究. 赵桂苹,郑麦青,李东,文杰,陈金宝,李晓华. 2001

[6]矮小型品系(S_1系)在优质鸡生产中的应用. 黎寿丰,陈宽维,丁余荣,陈国宏. 2005

[7]dw基因mRNA在矮小型优质肉鸡S2系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 李春苗,黄华云,黎寿丰,赵振华,薛龙岗. 2013

[8]矫小型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研究(一). 黄启忠,倪建平. 1998

[9]黄羽肉鸡发展申需重点关注的核心要素. 舒鼎铭. 2012

[10]黄鸡业洗牌过后,行情仍可期待. 陈宽维. 2014

[11]两个黄鸡品种Ghrelin基因的PCR-SSCP分析. 王丽云,王金玉,陈宽维,于佳慧,杨燕,张跟喜. 2007

[12]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苏禽黄鸡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与转化"项目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 童海兵. 2006

[13]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2018

[14]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汪强,赵莉,林勇翔,徐桂珍. 2016

[15]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16]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17]不同早籼基因型水稻的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严文潮,徐建龙,俞法明,鲍根良,金庆生. 2004

[18]秋季不结球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张国芹,李静,牟建梅,徐君,徐瑶. 2016

[19]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程林梅,孙毅,刘少翔. 2001

[20]RAPD技术对部分地方鸡种的肤色伴性遗传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 张学余,黄凡美,周怀军,耿拓宇,赵东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