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黏膜形态结构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虎传

作者: 刘虎传;张敏红;李素霞;冯京海;姜海龙;杨家军;殷瑞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断奶仔猪;pH;黏膜形态结构;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1329-13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黏膜形态结构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千克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1)28日龄时,益生菌组回肠内容物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和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28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提高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回肠隐窝深度(P<0.05);35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回肠隐窝深度(P<0.05);42日龄时,显著增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3)28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日龄和42日龄时,益生菌组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添加益生菌制剂能改善断奶应激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提高肠道淋巴细胞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降低肠道pH,从而缓解断奶应激对肠道环境的影响。

分类号: S828

  • 相关文献

[1]异麦芽低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VFA浓度、pH值及粘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张宏福,张莉,方路,卢庆萍,徐秀容. 2002

[2]甘草次酸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挥发性脂肪酸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何子双,胡元亮,黄瑞林,印遇龙. 2008

[3]活化卵白蛋白对早期断奶仔猪盲肠内VFA含量的影响. 李春慧,孟晓琴,刘博涛,陈国顺,吴润,蒲万霞. 2013

[4]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奶山羊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胡红莲,卢德勋,刘大程,珊丹,李胜利. 2010

[5]桑叶粉对湘东黑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李昊帮,曾佩,李晟,周传社,雷虹,孙鏖,伍佰鑫,易康乐. 2016

[6]日粮不同NFC/NDF比对奶山羊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胡红莲,卢德勋,刘大程,珊丹,李胜利,张春华,石岩. 2010

[7]饲粮不同NFC/NDF对肉用绵羊瘤胃pH、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刘洁,刁其玉,赵一广,姜成钢,李艳玲,屠焰. 2012

[8]不同饲养水平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张冠武,郎晓曦,赵鹏,罗惠娣,李俊,张保红. 2014

[9]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道酸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鹏,武书庚,张海军,齐广海. 2009

[10]益生菌制剂调控畜禽肠道健康与消化道微生物互作的免疫机制. 赵金波,张智慧,李伟,赵文江,韩永胜. 2021

[11]不同制剂对肉鸽毛滴虫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刘宇慧,侯浩宾,宋太亮,吕文纬,沈晓晖,杨长锁,丁卫星,卢春光,姚俊峰. 2024

[12]益生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温夏萍,王呈,牛晋国. 2016

[13]饲用益生菌制剂的相关规定和使用技术. 季海峰. 2013

[14]饲用乳酸菌稳定性和耐受性新技术与应用. 杨禄良. 2012

[15]复合益生菌制剂替代抗生素对仔鹅饲喂效果试验. 孙金艳. 2013

[16]益生菌制剂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江河,汪留全,邓朝阳,李海洋. 2003

[17]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丁丽,周维仁,章世元,宦海琳,闫俊书,徐小明,顾金. 2010

[18]益生菌作用机制及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冯凡,蒋启欢,曾凯,范选娇,胡王,叶应旺,江河. 2011

[19]池塘养殖牙鲆肠道和环境菌群结构对益生菌制剂的响应. 姜燕,李存玉,徐永江,柳学周,于超勇,王滨,郑伟,史宝. 2022

[20]绵羊全混日粮体外培养VFA的动态变化. 王志军,武海霞,刘丽英,王晓光,贾玉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