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书磊

作者: 郭书磊;王瑛;魏良明;张新;刘焱;吴伟华;卢道文;雷晓兵;王振华;鲁晓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产量要素;环境因素;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05-2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不同生态条件下环境因素是导致玉米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为阐明不同地区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利用不同生态区的气候环境以及逆境胁迫压力,对15份自交系和18份杂交种进行评价筛选,分析不同地区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效应,明确不同区域选择适宜高产品种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产量直接相关的穗粗、行粒数、穗长、百粒重和穗位系数对产量的贡献效应大于病害和倒伏,在不同气候环境影响下,这些产量因素对产量贡献效应不同;产量最优线性回归模型中引入产量要素越多的地区,产量越高,不同生态环境下,南阳、洛阳、安阳、漯河试验点分别有5、4、4、2个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因素引入最优线性方程;多地点联合鉴定表明,郑单1868和LX201在干旱胁迫后并未减产,遮阴胁迫后减产相对较少,平均产量相对较高,在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中综合抗性最好。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种子活力研究综述. 连彩云,马忠明. 2019

[2]不同密度条件下3种类型谷子品种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变化特征研究. 刘正理,程汝宏,张凤莲,夏雪岩,师志刚,张耀华. 2007

[3]抗条锈小麦新品种云麦75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志龙,于亚雄,杨金华,黄锦,程加省,乔祥梅,程耿,王志伟. 2020

[4]灌水次数与施氮量互作对胡麻/玉米带田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王晓娟,卢旭,何海军. 2018

[5]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单福华,田立平,马巧云,王汉霞,高新欢,任立平,张风廷. 2018

[6]滴灌施药对覆膜玉米茎腐病防效及产量影响. 李颖,王耀生,杨宁,冯良山,邹晓锦,龚道枝,张哲,赵凤艳. 2021

[7]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粳产量要素比较.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吉建安,张美娟. 2005

[8]不同密度和带型对胡麻/玉米带田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 2016

[9]塿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研究. 吕凤莲,侯苗苗,张弘弢,强久次仁,周应田,路国艳,赵秉强,杨学云,张树兰. 2018

[10]种植密度对太育1号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6

[11]甘肃省多点联合试验马铃薯产量要素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 李建武,李高峰,文国宏,张荣,王树林. 2022

[12]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3]玉米理想株型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堵纯信,赵炳宜. 1988

[14]玉米单株农艺性状与粒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晓燕. 2011

[15]含CIMMYT种质的改良系的改良效果研究. 高明波,孙艳杰,金益,董玲,于天江. 2010

[16]轮回选择对玉米沈综(C_0、FC_2)群体的产量组成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姚占军,杨小平,赵延明. 2001

[17]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王亮,黄长玲. 2010

[18]夏玉米根茎主要性状与倒伏性的关系研究. 丰光,李妍妍,景希强,曹祖波,卢秉生,黄长玲. 2010

[19]宁夏引黄灌区高产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侍梅,王学铭,牛敬娟. 2015

[20]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