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在农业生物学中的特殊地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又升
作者: 熊又升;袁家富;佀国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硒;动物;植物;生物学;食物链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1 年 50 卷 02 期
页码: 266-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随着人们对硒元素不断深入的研究,硒在农业生物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硒在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生理代谢功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概述了地球土壤中硒的分布规律、硒与植物和动物的关系,以及预期未来硒的研究和开发走势。
分类号: S18
- 相关文献
[1]硒的功用及富硒动物产品研发进展. 华晶忠,刘笑笑,魏春雁,樊慧梅,杨建,马虹,王丽. 2016
[2]动物硒蛋白种类及其生化功能的研究进展. 谢忠忱,王海宏. 2002
[3]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戴海英,刘国贞,刘佳,陈利容. 2006
[4]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王朝文. 2010
[5]植物BAG蛋白家族的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综述. 谢玲玲,欧阳娴,张亚利,戴雄泽,刘峰. 2016
[6]植物硒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综述. 刘永贤. 2016
[7]硒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富硒瓜菜研究进展. 张杨杨,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 2014
[8]土壤植物系统硒累积迁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安梦鱼,张青,王煌平,粟方亮,罗涛. 2017
[9]土壤和植物硒素研究综述. 唐玉霞,王慧敏,刘巧玲,孟春香. 2008
[10]植物对土壤硒的吸收转化研究进展. 刘永贤,曾成城,潘丽萍,鹿士杨,兰秀,黄雁飞,梁潘霞,江泽普,邢颖,廖青,黄太庆. 2017
[11]植物对硒的吸收研究进展. 朱永懿,刘立宏,杨俊诚,陈景竖. 1994
[12]植物硒蛋白提取研究(英文). 刘永贤,江泽普. 2016
[13]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及应用进展. 田沛,张光明,南志标. 2016
[14]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15]Cry1Ab杀虫蛋白在水稻-褐飞虱-拟水狼蛛食物链中转移与富集. 叶恭银,卢新民,胡萃,彭于发,舒庆尧,Illimar ALTOSAAR. 2005
[16]转Bt基因水稻表达的毒蛋白Cry1Ab在害虫及其捕食者体内的积累动态. 姜永厚,傅强,程家安,祝增荣,蒋明星,叶恭银,张志涛. 2004
[17]手性污染物六溴环十二烷在食物链传递中的选择性及生物放大作用研究进展. 田芹,佟玲,宋淑玲,战楠,潘萌,邱静. 2016
[18]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水流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刘中柱. 2011
[19]植物健康营养理论与健康元素. 白由路. 2020
[20]化肥与生态环境的宏观视角. 奚振邦.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水分优化管理;土壤还原性物质
-
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秸秆还田;腐解;养分释放;表面微观结构
-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作者:佀国涵;朱秀秀;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杨小红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
-
十堰油橄榄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特征
作者:佀国涵;赵书军;苏刚;彭成林;冯作山;余力;徐大兵;李佳莹
关键词:油橄榄;Olea europaea;土壤养分;十堰
-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氮肥运筹;直播稻;养分吸收;产量
-
新型肥料在稻-油轮作制中的施用效果
作者:熊又升;熊汉锋;谢媛园;樊红霞;徐小羽;刘喻;周剑雄;刘威;王时秋
关键词:新型肥料;水稻(Oryza sativa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率
-
氮肥优化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徐大兵;周剑雄;胡洪涛;朱凤娟;袁家富;赵书军
关键词:施氮量;凤头姜;专用肥;缓释肥;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