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异质性栖境对狼蛛科蜘蛛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黎健龙

作者: 黎健龙;唐颢;周波;方华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栖境异质性;狼蛛科;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60-16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既是重要的天敌类群,又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的指示标志。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天敌蜘蛛进行生态防治,对亚热带丘陵地区不同栖境茶园的狼蛛科蜘蛛进行调查,并对其种类、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杂栖境茶园(JZ)与简单栖境茶园(CK)间狼蛛科蜘蛛数量特征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01);狼蛛科蜘蛛优势种JZ茶园有3种,CK茶园有4种;JZ茶园雌蛛、雄蛛和幼蛛个体数分别是CK茶园的4.36倍、3.63倍和7.91倍。JZ茶园狼蛛科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影响较大,总个体数量发生动态显著高于CK茶园(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JZ茶园明显向家福穴狼蛛(Houa jiafui)、幼豹蛛(Pardosa pusiola)和旋囊脉水狼蛛(Venonia spirocysta)等群落数量分布较多的方向偏移,而CK茶园则向数量减少方向偏移。研究表明,基于茶园异质性栖境管理,采用多样性种植方式来保持生态平衡,对保护和利用狼蛛科蜘蛛来增强害虫自然控制能力有深远意义,还有利于成为一种可持续改善茶园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

分类号: S435.711`S476

  • 相关文献

[1]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24

[2]英德市茶园土壤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王品,黄翠,黎健龙,李增智,王滨. 2013

[3]不同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玉香甩,冉隆繤,刘关所,浦恩达,李慧,孙雪梅,刘本英,陈剑锋. 2016

[4]广西生态茶园和普通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分析. 陈恩海,黄立飞,廖冬晴,安丰轩. 2022

[5]茶园低碳管理方式对结网型蜘蛛群落结构影响. 黎秀娣,冯平万,胡海涛,黎健龙,操君喜. 2014

[6]土壤细菌群落对湿热灭菌蚕沙还田的响应. 邓虎军,林超文,姚莉,唐甜,张建华. 2019

[7]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土壤肥力现状浅析. 王文建. 2008

[8]茶园幼龄期管理. 赵华富. 2010

[9]屏南县发展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设想. 薛巧英,王振康. 2007

[10]贵州新发展茶园土壤的酸碱度探析. 周国兰,赵华富,孙继海,何萍. 2010

[11]茶园防旱御旱措施概述. 张小琴,周富裕,梁远发. 2012

[12]浅谈对红壤茶园土水稳性团粒结构的认识. 周钦泽. 1999

[13]名优茶生产中科学施用钾肥研究. 张富. 1998

[14]非常规茶园修剪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产质量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赵华富,段学艺. 2011

[15]贵州无公害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姚雍静. 2007

[16]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邱瑞瑾,龙志荣,黄丽蕴,江智艺. 2019

[17]浅析贵州茶园潜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及防治措施. 胡伊然,赵华富,莫雪,易维洁,刘慧龙,张钦. 2015

[18]贵州茶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周国兰,赵华富,王校常,孙继海,何萍. 2009

[19]矿物油对茶园黑刺粉虱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付洪信,王鹏,唐天成,曹欣然,许永玉. 2019

[20]几种牧草在福建侵蚀茶园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罗旭辉,钟珍梅,詹杰,陈清山,黄毅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