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脱胶高效菌株果胶裂解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成莉凤

作者: 成莉凤;刘正初;段盛文;冯湘沅;郑科;郑霞;程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麻类脱胶;高效菌株;果胶裂解酶;基因克隆;酶学性质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1403-14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麻类脱胶高效菌株Dickeya sp.DCE-01的果胶裂解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根据该菌株全基因组序列预测的果胶裂解酶基因Q59419设计引物,PCR扩增后将该基因连接到pEASY-E1和pACYCDuet-1载体上,导入E.coli BL21(DE3)进行表达。选择酶活力高的阳性克隆子进行大量诱导表达后,采用超滤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两步法纯化出果胶裂解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克隆到果胶裂解酶基因pel(GenBank登录号:JX964997),其序列全长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pACYCDuet-1-pel-BL表达胞外果胶裂解酶活力最高,发酵液粗酶活达298.8 IU/mL。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C,最适pH为9.0;保温1 h,酶活稳定温度≤45°C,稳定pH为9.0?10.0。酶催化作用依赖于Ca2+,其最适作用浓度为2 mmol/L;Zn2+、Ca2+和NH4+促进酶活力,Fe3+和Pb2+严重抑制酶活力;聚半乳糖醛酸钠为该酶的最适底物。【结论】从麻类脱胶高效菌株中发掘到碱性果胶裂解酶基因,其表达产物在生物质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工业化应用前景。

分类号: S182`Q93

  • 相关文献

[1]一种果胶裂解酶基因(pel)表达体系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 成莉凤,刘正初,段盛文,冯湘沅,郑科,郑霞,程毅. 2013

[2]果胶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王炎松,郭安平,章霄云,刘恩平,贺立卡. 2006

[3]果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宋立立,顿宝庆,奚亚军,彭源德,白娜. 2010

[4]产普鲁兰酶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王青艳,米慧芝,朱绮霞,秦艳,曹薇,朱婧,陆雁,黄日波. 2013

[5]一种来源于Paenibacillus sp. A1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刘小丹,杨培龙,刘永超,许修宏,孟昆,姚斌. 2009

[6]一种耐热偏酸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克隆与高效表达. 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2015

[7]一种来源于Paenibacillussp.A1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刘小丹,杨培龙,刘永超,许修宏,孟昆,姚斌. 2009

[8]Pseudomonas sp.1-7中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酶学性质研究. 许丽,初晓宇,田健,伍宁丰. 2011

[9]猴头菌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 任鄄宝,邹根,张忠,陈万超,吴迪,张赫男,龚明,杨焱. 2021

[10]微生物β-1,3-1,4-葡聚糖酶酶学性质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滕达,王建华. 2003

[11]来源于土壤宏基因组中漆酶Lac13H9基因克隆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胡斌斌,吴萍,刘晓青,丁伟,伍宁丰. 2015

[12]Pseudomonassp.1-7中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酶学性质研究. 许丽,初晓宇,田健,伍宁丰. 2011

[13]从富集液中发掘麻类脱胶果胶酶基因的技术. 段盛文,刘正初,郑科,冯湘沅,成莉凤,郑霞. 2014

[14]来源于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体系构建. 成莉凤,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2015

[15]麻类脱胶高效菌株DCE01的Pel4I8基因克隆与表达. 李琦,成莉凤,曾洁,刘朝阳,刘正初. 2015

[16]武夷菌素的研制与应用. 曾洪梅. 2004

[17]有机肥发酵剂应用效果的研究Ⅰ.有机肥发酵剂菌种的筛选. 张洪权,石凤善,张春峰,贾会彬,刘峰,赵永勋. 2000

[18]高效菌株CXJZU-120与T66的苎麻脱胶性能. 冯湘沅,刘正初,段盛文,成莉凤,郑科,郑霞,高海有. 2011

[19]作物秸秆发酵转化高效菌株筛选及其初步鉴定. 万鲁长,黄春燕,于迎春,郭惠东,曹德强,史之煌,韩振荣,程业武. 2001

[20]培育高效菌株快速方法的研究. 郭维烈,尹莘耘. 198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