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野生盖囊侧耳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自添

作者: 肖自添;何焕清;彭洋洋;刘明;徐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鲍鱼菇;鉴定;生物学特性;多糖

期刊名称: 特产研究

ISSN: 1001-4721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6 期

页码: 108-115

摘要: 以一株野生食用菌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分类地位及驯化栽培特性,为我国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将采自广州市天河区的一株野生食用菌鉴定为盖囊侧耳(又称鲍鱼菇),并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商品性等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牛肉膏,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7.0~9.0,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在栽培配方为棉籽壳50%、玉米芯34%、麸皮15%、石灰1%、含水量62%的人工培养基中,在25 ℃条件下,液体菌种接种30d左右满包,开袋7d左右出原基,15d左右可采收,子实体单丛鲜重95~195 g,一潮菇生物转化率约为27%,子实体多糖含量为5.97%,三萜含量为1.12%.本研究可为盖囊侧耳的人工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也为后续选育广温、耐高温型食用菌品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刘春辉,陈体强,林跃鑫. 2004

[2]鲍鱼菇袋装栽培及营养成分分析. 刘振文,罗革彬. 2007

[3]意杨木屑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国莲,谢忠谊,汪翠芳,陈明,郭小山. 2013

[4]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鲍鱼菇试验. 杭中桥,杨鹏,王建设,宫志远,万鲁长,韩建东. 2017

[5]鲍鱼菇富硒栽培适宜菌株筛选. 黄春燕,万鲁长,宫志远,张海兰,任鹏飞,张柏松. 2014

[6]培养基pH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柏松,万鲁长,张正,黄春燕,单洪涛. 2007

[7]酒糟及秸秆栽培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万鲁长,单洪涛,李萍,陈黎明,屈庆伟. 2005

[8]环境因素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黄春燕,万鲁长,单洪涛,郭惠东,于迎春,张柏松. 2006

[9]夏季食用菌高温型品种-鲍鱼菇. 宫志远,孙明. 2003

[10]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鲍鱼菇比较试验. 刘宇,王守现,耿小丽,孟莉莉,王武装. 2007

[11]鲍鱼菇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韦仕岩,吴圣进,陈振妮,王灿琴. 2004

[12]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吴位珩,杨莉,任荣清,潘淑惠,伍春红. 2006

[13]早熟沙田柚生物学特性观察与病毒病鉴定. 梅正敏,贺申魁,肖远辉,莫健生,王明召,廖奎富,区善汉,韦志扬. 2015

[14]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张薇,魏海雷,张力群,胡跃高,储国良. 2005

[15]花生果腐病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张成玲,张田田,吴翠霞,路兴涛. 2016

[16]猪德尔塔冠状病毒TJ_1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郑丽,李秀丽,鄢明华,任卫科,张蕾,路超,田向学,韩伟. 2018

[17]猪流感病毒河南株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赵朴,郑玉姝,贾贝贝,刘丽艳,刘兴友,李海燕. 2010

[18]河南省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徐引弟,李海利,焦文强,王治方,王克领,索延乐,宋振宇. 2018

[19]一株桩菇属野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关艳丽,郭玲玲,韩冰,李莹. 2022

[20]内蒙古红豆草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刘宇萱,王乐,张园园,徐林波,赵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