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适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连铮

作者: 王连铮;孙君明;王岚;李斌;赵荣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中黄13;广适;高产;高蛋白;选育;应用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黄1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高产优质育种团队历经20多年育成的广适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该品种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号为中作975。该品种主要技术特点:一是适应性广。先后通过国家以及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四川9个省市审定,适宜种植区域N29°~42°,跨3个生态区13个纬度,是迄今国内纬度跨度最大、适应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中黄13光周期钝感,蓝光受体基因(Gm CRY1a)研究结果揭示了其适应性广的分子机理。二是高产。在山西省襄垣县创4 686 kg·hm-2的大豆高产记录,在推广面积最大的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3 041 kg·hm-2,增产16. 0%,全部25个试点均增产,产量列参试品种首位。三是优质。蛋白质含量高达45. 8%,百粒重24~26 g,商品品质好。四是多抗。抗倒伏,耐涝,抗花叶病毒病,中抗胞囊线虫病。采用良种良法相结合实现了中黄13大面积推广应用,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首位;截止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2009年获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2010年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优秀产品奖,201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授权中国植物新品种权,2008年授权韩国植物新品种权。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晋豆43号的选育. 刘支平,郭新文,冯高,张旭丽,杨芳,刘飞. 2011

[2]高蛋白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皖豆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于国宜,李杰坤,黄志平,陈圣男,胡国玉,吴倩,王大刚. 2022

[3]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肖佳雷,柏锡,郭杨,戴常军,孙继海,梁禹男,贺海生,李勇. 2022

[4]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黔豆9号的选育.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黄建斌,杨春杰,张启东. 2018

[5]高蛋白大豆“福豆310”的选育及应用. 林国强. 2004

[6]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黔豆12的培育. 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李振动,陈东亮,娄利娇. 2019

[7]高产广适优质大豆品种冀豆17. 赵青松,闫龙,刘兵强,邸锐,史晓蕾,赵双进,张孟臣,杨春燕. 2015

[8]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吴政卿,李生堂,程广永,李文旭,秦毛毛. 2024

[9]高产广适抗逆花生新品种花育9510的选育. 苗华荣,胡晓辉,杨伟强,崔凤高,张胜忠,王菲菲,许林英,侯刚,王嵩,陈静. 2023

[10]高产广适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1973. 吕永刚,邓伟,董维,胡强,张锦文,吕莹,徐雨然,安华,谷安宇,杨华涛,李小林. 2021

[11]高产优质广适糜子(糯性)新品种雁黍11号的选育及栽培. 李海,杨如达,梁海燕. 2016

[12]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35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郑宇宏,张云峰,王明亮,蒋洪蔚,范旭红,孟凡凡,王曙明,林志. 2021

[13]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7的选育研究. 谢建国,王曙明,蒋洪蔚,王明亮,李广,张云峰,刘井莉,郑宇宏. 2024

[14]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曲梦楠,付春旭,张维耀,高陆思,潘文婧,孙亚男,景玉良,王金星. 2022

[15]高产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五号的选育. 马天进,林茂,吕建伟,胡腾文,胡廷会,李正强. 2015

[16]高蛋白高产夏大豆品种淮豆16的选育. 李曙光,傅蒙蒙,王亚琪,余希文,赵志鑫,徐海风. 2024

[17]“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九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张瑞茂. 2009

[18]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农5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瑞萍,高明杰,张必弦,王家军,韩新春,刘秀林,王雪扬,李进荣. 2021

[19]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王文斌,宋书宏,武丽石,董丽杰,张丽,张力军,沈德胜. 2009

[20]高蛋白大豆品种吉育77选育及栽培要点.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马巍,董岭超,王秀清,刘凤贤.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