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贮藏化学与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健健
作者: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王哲;吴文亮;林智;戴伟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贮藏;品质;化学成分;影响因素;贮藏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10
摘要: 贮藏对于茶叶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时间贮藏的茶叶(年份茶)也是当前茶叶市场的热点和争议点。目前茶叶贮藏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文章对茶叶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贮藏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常用的茶叶贮藏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日后茶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保持、提升和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绿茶、乌龙茶、红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王近近,袁海波,邓余良,滑金杰,董春旺,江用文. 2019
[2]天麻品质及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贾莉莉,颉敏华,吴小华,陈柏,魏丽娟,王学喜. 2025
[3]影响红薯贮藏保鲜的因素及其保鲜技术. 张立新,冯志宏,王春生. 2010
[4]茶叶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廖万有. 1995
[5]贵定鸟王种与福鼎种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黄冬福,张珍明,陈会明,罗文敏,林昌虎. 2014
[6]日本百项茶叶科研成果(续):不同采摘时间、遮光处理和叶位的茶树新芽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 陈宗懋. 2005
[7]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陈亮,周智修,舒爱民,刘晓. 2000
[8]日本百项茶叶科研成果(续):各种日本茶化学成分的差异. 陈宗懋. 2005
[9]贮藏对祁门红茶风味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徐玉婕,周汉琛,张晓磊,刘亚芹,雷攀登. 2025
[10]贵州茶叶机采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胡华健. 2009
[11]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冷杨,陈富桥. 2016
[12]165个茶叶样品中的氟含量水平分析和基于斑马鱼模型的骨毒性研究. 张悦,马婉君,严寒,石亚丽,彭佳堃,林智,吕海鹏. 2023
[13]基于城市视角的年轻群体茶叶消费意愿与引导策略. 杜佩,姜爱芹,姜仁华,陈富桥. 2017
[14]茶叶酸味特性研究进展. 陈泉宾. 2024
[15]影响玉露香梨贮藏的因素及保鲜技术. 梁志宏,吕英忠,张拥兵. 2011
[16]马铃薯贮藏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郝智勇. 2014
[17]我国核桃发展现状及贮藏研究概况. 王炜,李鹏霞,伍玉洁. 2007
[18]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张鹏,郝聪聪,薛友林,贾晓昱,李江阔. 2023
[19]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20]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和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琛;屠春宝;胡山懿;王哲;范雯慧;曹雪蕊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土壤性质;农作物;作用机制;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基于RNA-seq番石榴果实软化候选基因的挖掘及表达分析
作者:范競升;马松琼;宁琳;何江;陈念;欧景莉;陈豪军;陈丹
关键词:番石榴;果实质地;转录组;候选基因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我国茭白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趋势分析
作者:李冰融;陈建明;王哲;张珏锋
关键词:茭白;产业发展;成本收益;水生蔬菜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响应面法优化冷冻鸡血豆腐的制备工艺
作者:王哲;王灵娟;杨静;马晶晶;杨彪;秦晓娟;王道营;邹烨;徐为民
关键词:冷冻鸡血豆腐;抗冻剂;响应面设计;低场核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