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学宽

作者: 陈学宽;刘家勇;赵培方;赵俊;昝逢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甘蔗产糖量;基因与环境互作;稳定性分析;AMMI模型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1387-13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方差分析、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分析及双标图、品种及环境稳定性参数(DiJ)等分析,对2008-2009年13个甘蔗品种在云南6个试点的2年新植一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产糖量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产量和甘蔗产糖量的基因型、环境、年份等方差达极显著水平,基因×环境×年份互作方差达显著水平。基因×环境互作的不显著,说明进行AMMI分析的必要性。AMMI双标图及稳定性参数分析表明,参试品种v13(ROC22-CK)、v1(YZ99-91)、v5(YZ03-103)蔗茎产量和产糖量都较稳定。品种v11(DZ03-83)、v13(ROC22-CK)、v5(YZ03-103)产量和产糖量较高。品种v3(YZ02-2332)、v4(YZ03-45)等品种在产量上适宜于E3(保山)、E4(临沧)、E5(弥勒)种植。品种v1(YZ99-91)、v2(YZ02-588)在产糖量方面适宜于E1(德宏)、E2(西双版纳)、E4(临沧)点,v3(YZ02-2332)、v4(YZ03-45)等适宜于E3(保山)、E5(弥勒)推广应用。基于AMMI的互作稳定性、适应性分析结果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 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 2015

[2]甘蔗品种的区试蔗茎产量和蔗糖分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陈学宽,刘家勇,范源洪,吴才文,赵俊,赵培方. 2009

[3]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孔令娜,翟虎渠,万建民. 2004

[4]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赵国珍,刘慰华,刘似玉,董林波,李林东,陈于敏. 2025

[5]云南省第12轮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总结. 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范源洪. 2016

[6]家蚕区域化试验品种茧丝性状稳定性分析. 胡祚忠,杜周和,朱洪顺,吴建梅,张剑飞. 2008

[7]云南省第十轮甘蔗品种区试结果评价. 陈学宽,昝逢刚,刘家勇,赵俊,赵培方,吴才文. 2012

[8]云南省第八套甘蔗品种区试结果分析. 陈学宽,范源洪,刘家勇,杨洪昌. 2005

[9]甘蔗品种同异分析法评价. 刘家勇,陈学宽,范源洪,杨洪昌,吴才文,赵俊,赵培方. 2006

[10]同异分析法及其联系势测验在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中的应用. 刘家勇,陈学宽,吴才文,范源洪,赵俊,赵培方,杨洪昌. 2008

[11]国家甘蔗品种区试漳州蔗区试验简报. 潘世明,林一心,杨坤正,李海明,戴艺民. 2002

[12]小麦灌浆期耐热性QTL定位分析. 李世平,昌小平,王成社,景蕊莲. 2013

[13]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基因与环境互作研究. 陈学宽,刘家勇,赵俊,赵培方,昝逢刚. 2013

[14]影响水稻穗部性状及籽粒碾磨品质的QTL及其环境互作分析. 石瑜敏,贾倩,徐琴,王韵,陈凯,孙勇,朱苓华,徐建龙,黎志康. 2011

[15]利用双向导入系解析水稻抽穗期和株高QTL及其与环境互作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 王韵,程立锐,孙勇,周政,朱苓华,徐正进,徐建龙,黎志康. 2009

[16]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周晓果,景蕊莲,郝转芳,昌小平,张正斌. 2005

[17]广西河池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 2013

[18]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百色试点报告. 李文教,贺贵柏,潘廷由,何兰线,罗芳媚. 2014

[19]2008~2009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报告. 雷敬超,王伦旺,李翔,贤武. 2012

[20]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域试验在广西南宁点和隆安点的表现. 周会,雷敬超,贤武,桂意云,梁强,杨荣仲,方锋学.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