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膜沟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继兵
作者: 肖继兵;孙占祥;蒋春光;侯志研;冯良山;白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垄膜沟种;品种;密度;产量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研究
ISSN: 1005-3409
年卷期: 2013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134-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朝阳地区旱地玉米降雨利用效率,增加旱地玉米产量,选用3个玉米品种(中熟品种辽单33、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和晚熟品种东单60),设计6种密度(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品种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研究了垄膜沟种微集雨种植条件下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集雨种植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先增加后降低,但茎粗和棒三叶叶面积逐渐降低,LAI逐渐增加,且LAI在品种或密度的单一作用下及在二者交互作用下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逐渐降低,但产量却逐渐增加。在各密度水平下,3个品种以中晚熟品种沈禾201平均产量(13 781.89kg/hm2)最高,水分利用效率[28.73kg/(mm.hm2)]最大。要想充分发挥该区微集雨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建议选用中晚熟株型紧凑品种进行合理密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2]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分析. 陈传永,王元东,张春原,吴珊珊,毛振武,杨海涛,赵久然. 2020
[3]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张伟,樊修武,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池宝亮. 2011
[4]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 2017
[5]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闫六英,池宝亮. 2010
[6]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7]辽西地区旱作农田微型集雨种植试验研究. 肖继兵. 2006
[8]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孔凡杉. 2010
[9]燕山丘陵温热区宜机收玉米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董喆,边丽梅,张昊,郑伟,张丽妍,郝春雷,孟繁盛,慈艳华,杜江洪. 2021
[10]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王坚强,段宏凯,郑丽萍,张晓红,武艾卿,周忠宇,李金梅,李文清,穆艳芳. 2017
[11]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峰,李庆凯,张慧,李宗新,张佳蕾,唐朝辉,王建国,孟维伟,万书波. 2019
[12]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 卢振宇,李明顺,谢振江,谢传晓,李新海,李炳华,张世煌. 2010
[13]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高玉山,窦金刚,刘慧涛,孙毅,任军,闫孝贡. 2007
[14]安徽省玉米主产区生产现状调查. 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 2009
[15]玉米秃尖原因分析. 张文忠,宋殿珍,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王秋兰. 2007
[16]山西中部麦茬复播玉米丰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武建凯,李占林,赵铭森,王小强,黄敏佳. 2011
[17]不同株高玉米品种部分群体质量指标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杨利华,张丽华,杨世丽,马瑞昆,张全国. 2007
[18]旱作农田高粱垄膜沟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侯志研. 2008
[19]旱作农田高梁垄膜沟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侯志研. 2008
[20]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志,肖继兵,崔丽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威代尔'葡萄及其优良芽变果实香气物质2-苯乙醇合成变化研究
作者:林玉友;郭修武;蒋春光;郭印山;申海林;郑娟
关键词:‘威代尔’;葡萄;芽变;2-苯乙醇;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辽西地区光伏种植生产模式可行性分析-以高粱为例
作者:窦爽;李俊志;王晓东;朱晓东;肖继兵
关键词:辽西地区;高粱;光伏种植;效益分析;可行性
-
侵蚀沟相关研究汇总分析
作者:李纯乾;赵旭珍;柳金库;丁宏宇;肖继兵
关键词:侵蚀沟;治理模式;空间格局
-
种植模式与密度互作对高粱冠层结构及生产潜能的影响
作者:刘洋;郑宏峰;董明宇;王佳旭;侯志研
关键词:高粱;宽窄行种植;冠层结构;农艺性状;产量
-
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作者: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关键词:蚓粪;生物有机肥;花生产量;结瘤特性;根瘤固氮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