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线粒体DNA提取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APD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双

作者: 张德双;王国臣;张凤兰;王永健;方智远;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tDNA;提取;RAPD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124-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剑波,汪秀峰,赵成松,向太和,李莉. 2002

[2]芝麻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技术研究. 黎冬华,王林海,张艳欣,吕海霞,张晓燕,刘佳,张秀荣. 2011

[3]大白菜转育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张德双,徐家炳,曹鸣庆,张凤兰. 2002

[4]大白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 张凤兰,冯忠梅,张德双,于贤昌. 2007

[5]一种优化的大白菜线粒体DNA提取方法. 李振兴,张德双,司龙亭,于拴,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汪维红. 2011

[6]大白菜辐射诱变与远缘杂交的研究. 李光池,鹿英杰,刘吉业. 1992

[7]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张德双,张凤兰,王永健,余阳俊,赵岫云,徐家炳,方智远. 2007

[8]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向大白菜转育研究. 李菲,张淑江,章士蕃,孙日飞,钮心恪. 2008

[9]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崔冰,石绍峻,李鑫,李洪雷,范海,王凤德,高建伟. 2018

[10]大白菜CMS雄性不育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许小勇,孙希禄,方智远,张鲁刚. 2014

[11]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RAPD及SCAR分子标记研究. 陈沁滨,侯喜林,陈晓峰,张静宜,薛萍. 2007

[12]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8

[13]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王述彬,罗向东,戴亮芳,陈劲枫,刘金兵,潘宝贵. 2008

[14]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0及其保持系71基因组DNA的RAPD分析. 李园园,王忠,梁峰,沈丽珍,严继勇,杨清. 2006

[15]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及其三系的线粒体DNA研究. 姚方印,李广贤,朱常香,温孚江. 2001

[16]与大白菜质地品质连锁的RAPD标记. 吴春燕,宋廷宇,何启伟,邓永林,王翠花,徐文玲,牟晋华. 2010

[17]大白菜地方种质种内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黄宝勇,曲士松,孙晋斌,张杰,徐培文,刘恒英. 2002

[18]RAPD法分析鉴定大白菜的亲缘关系. 曲士松,黄宝勇,石琰,孙晋斌,张杰,徐培文. 2002

[19]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于拴仓,王永健,郑晓鹰. 2003

[20]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的研究. 郑晓鹰,王永建,宋顺华,李丽,于栓仓.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