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璇

作者: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捕食螨;柑橘木虱;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3 年 50 卷 02 期

页码: 145-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25℃温度条件下,在九里香(Murraya panicuata)嫩枝条上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混合虫态、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irs(Oudemans)雌螨的吸引作用,以探索与评价捕食螨对柑橘木虱各虫态及分泌物的趋向性。研究发现:1.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在试验后第2小时经测验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3小时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有很强的吸引作用;2.柑橘木虱卵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无吸引作用;3.试验开始后第1~5小时在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分别高于空白区25.00%、18.33%、13.33%、15.00%和23.33%,柑橘木虱低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较强烈的吸引作用;4.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第2~3小时最低,第4小时开始回升,第5小时可达到51.67%。可见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一定的吸引作用;5.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高于空白区33.33%、胡瓜新小绥螨不能取食柑橘木虱分泌物,第2小时胡瓜新小绥螨向外逃跑的比率增加。但胡瓜新小绥螨在试验区数量仍高于试验区,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也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本试验环境开放,模拟自然状态。在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发生的情况下,胡瓜新小绥螨对其具备搜寻能力。

分类号: S436.66

  • 相关文献

[1]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2]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3]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茵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4]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陈霞,张艳璇,林坚贞,季洁. 2008

[5]三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作用及诱集效率. 林涛,郭雅清,陈晓瑜,杨风花,杨广,魏辉. 2024

[6]胡瓜新小绥螨对B型烟粉虱的控制能力. 李茂海,刘丽玲,张金花,万方浩,李建平,杨念婉. 2019

[7]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英文).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8]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孙莉. 2013

[9]胡瓜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郑苑,田明义. 2013

[10]温度对胡瓜新小绥螨生殖力及钠钾泵α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云龙,李敦松,张敏,陈威,张古忍. 2016

[11]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12]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13]多次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橘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季洁,张艳璇,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2

[14]四氯虫酰胺亚致死胁迫对胡瓜新小绥螨捕食效能的影响. 李亚迎,刘明秀,宋雪纯,李士家,马方芳,张开军,相栋,陈翰秋,尼玛玉珍,刘怀. 2024

[15]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间的互作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杨清坡,徐长春,徐学农,雷仲仁. 2019

[16]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2020

[17]噻虫嗪灌根和捕食螨释放对设施西瓜刺吸类害虫的种群抑制作用. 张妍,王培,张友军,徐宝云,王少丽. 2021

[18]捕食螨的大量繁殖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宝鑫,李敦松,冯莉,黄少华. 2007

[19]应用捕食螨防治蓟马研究进展. 黄建华,陈洪凡,王丽思,柳岸峰,沈华喜. 2016

[20]3种捕食螨对大棚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邬劼,吉沐祥,王晓琳,王柏生,刁春友,徐炜枫,秦岭.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