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彦铭

作者: 孙彦铭;黄少辉;杨振立;刘克桐;杨云马;杨军芳;贾良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础产量;地力贡献率;冬小麦;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养分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状况,提高养分管理水平,对2011~2014年在河北省开展的894组小麦和952组玉米配方施肥农户示范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施肥量、基础产量、施肥产量、养分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发现,河北冬小麦、夏玉米平均施氮(N)量分别为242和234 kg/hm~2,施磷(P2O5)量分别为65和59 kg/hm~2,施钾(K2O)量分别为45和61 kg/hm~2;冬小麦、夏玉米平均农田基础产量分别为4 509和5 979 kg/hm~2,农民习惯施肥平均产量分别为6 390和7 905 kg/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平均为25.3和39.9 kg/kg,磷肥偏生产力平均为47.3和115.2 kg/kg,钾肥偏生产力平均为102.9和136.0 kg/kg。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的农田基础产量贡献率平均为70.6%和71.6%,农田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产量水平的提高呈显著提高趋势,基础产量与施肥产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提高基础产量水平是保证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的关键。

分类号: 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河北夏玉米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氮肥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贾良良. 2016

[2]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贾良良,杨军芳,孙彦铭,杨云马,杨振立,韩宝文,赵姗姗,李春杰,刘孟朝. 2017

[3]氮肥实时监控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白成云,王永亮,张建杰,杨治平,张强. 2011

[4]不同农田产量水平下养分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养分效率的影响. 贾良良,李春杰,刘孟朝,韩宝文. 2012

[5]河北省夏玉米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孙彦铭,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杨振立,贾良良. 2019

[6]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孙彦铭,黄少辉,刘克桐,杨云马,杨振立,贾良良. 2019

[7]唐山市冬小麦“3414”试验肥料效应研究. 王素华,孙彦铭,冯自军,刘小玲,王素敏. 2009

[8]河北省藁城市冬小麦3414试验肥料效应研究. 孙彦铭,杜金钟,贾良良,刘孟朝. 2008

[9]施钾对我国甘薯产量和土壤钾素平衡影响的Meta分析. 卞倩倩,王雁楠,陈金金,乔守晨,胡琳琳,尹雨萌,杨晓平,杨育峰. 2022

[10]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1]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梁龙,陈源泉,高旺盛,隋鹏,陈冬冬,张伟. 2009

[12]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蒸散量周年变化规律初探. 王同朝,李小艳,李仟,王和洲,关小康. 2014

[13]深松(耕)时期与方式对砂姜黑土耕层养分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卫玲,刘卫玲,程思贤,李娜,吴健,杨丽,李潮海,赵亚丽. 2020

[14]鲁北地区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量和作物系数的试验研究. 左余宝,田昌玉,唐继伟,吕淑英,魏波,杨秀芹,高清. 2009

[15]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16]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7]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素反硝化损失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巨晓棠,陈新平,刘学军. 2004

[18]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徐成忠,董兴玉,杨洪宾,李春光,李福元,王法宏. 2009

[19]霍泉灌区冬小麦夏玉米高产节水灌溉制度. 孙景生,康绍忠,张寄阳,郝江,段爱旺,俞希根,肖俊夫. 2000

[20]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燕青,温延臣,林治安,赵秉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