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设施环境下品质智能管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威

作者: 郭威;吴华瑞;郭旺;顾静秋;朱华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多要素耦合;智能管控模型;多模态知识图谱;农业大模型;新质生产力

期刊名称: 智慧农业(中英文)

ISSN: 2096-8094

年卷期: 2024 年 6 卷 006 期

页码: 44-62

摘要: [目的/意义]针对中国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在设施环境生产过程对品质影响要素监测手段缺乏、智能化管控能力薄弱、品质控制要素耦合关系不明、系统化应用程度低的问题,对现有的设施智能监测、智能管控、平台构建技术进行探索,通过物联网、云平台,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特色农产品全生育期的智能化品质管控体系构建和应用提供依据。[进展]以特色羊肚菌和番茄的外观、口感、产量三类品质为管控目标,在品质调控数据采集方面介绍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生理表型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轨道式、轮式巡检机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图像、视频、监测数据采集手段;在生长过程调控方面,分别从环境监测调控和肥水灌溉投入品调控阐释了当前的做法,提出了能够针对品质进行多要素耦合全生育期的管控方法;介绍了品质智能管控系统,以及多个生产环节的应用,采用云边端一体化架构为获取的多模态数据以及多要素耦合模型面向多种生产场景提供精准适配的应用和服务。[结论/展望]对比特色羊肚菌和番茄的智能化管控现状,番茄整体技术体系更为成熟,羊肚菌产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生产过程根据技术的需要进行技术迁移,对严苛光照、稳定的高湿低温等个性化要求进行模型定制,面向中西部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品控宜采用通用型的多要素耦合模型根据场景特性进行参数、模型局部迁移和微调的方式适配。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设备设施轻简化、智能技术场景化、服务模式多样化、品质管控在线化、数智生产规模化、数据要素价值化,有效利用智能装备和数据要素的优势是将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趋势。

分类号: TP315%S126

  • 相关文献

[1]互联网时代下的贵州省农产品电子商务. 蒋力,林茂. 2016

[2]加入WTO与农职培训. 蔡培良. 2001

[3]矿质元素指纹技术在植源性特色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秋生,张强,刘烨潼,殷萍,孟兆芳. 2014

[4]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程计则,张京社,扆锁成. 2002

[5]上海依靠农业科技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的思考. 张莉侠,赵志辉. 2014

[6]基于“互联网+”的贵州特色农产品高效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系统. 孙长青,彭志良,文竹. 2018

[7]比较优势理论与重庆巫山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确定. 柯清标,曹阳,杨小平. 2008

[8]浅谈藏区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与流通平台建设. 吴文栋,林伟君,刘楷,陈燕苹,凌焕枝,梁远航,周广洲. 2019

[9]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研究进展. 杨桂玲,虞轶俊,陈凯,王强,杨华. 2018

[10]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管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浙江省"一品一策"的实践与探索. 孙彩霞,于国光,赵学平,王强. 2020

[11]新疆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研究. 戴健,戴俊生,李苗,包艳丽,田聪华,苗红萍,丁建国,王晓伟,张利召. 2018

[12]新时代背景下丽水市农业标准化体系探讨. 林燕,陈小飞,王哲跃,孙彩霞. 2020

[1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 张谦,于明,过利敏. 2003

[14]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殷海善,郭芳华,郭忠. 2007

[15]基于云计算的福建特色农产品O2O云服务平台构建. 张海佳,王超,郑海新. 2021

[16]发展贵州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几点思考. 曾希柏,胡清秀. 2001

[17]湖南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的思考. . 2010

[18]科技支撑海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思考. 杨道富,张晓耕,范维培,张玉莲. 2009

[19]台湾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分析及启示. 李晗林. 2014

[20]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云南特色农产品发展研究——以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为例. 袁媛,史琳,董晓波,彭子芸,陈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