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苑克俊

作者: 苑克俊;刘庆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板栗;DNA;分子标记;RAPD;育种

期刊名称: 落叶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2005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13-15

摘要: 概述了板栗的DNA提取方法、RAPD反应技术体系、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栗疫病与分子标记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在板栗研究中应学习其他植物上的标记新技术,注意开发SCAR、AFLP、SSR、CAPS以及新型的SNP等分子标记技术。

分类号: S664.2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张正,连灵燕,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赵晋锋. 2015

[2]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性相关的PAPD标记. 章彦,刘学义. 1998

[3]盾叶薯蓣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鉴定研究. 盛孝邦. 2006

[4]翦股颖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于得水,刘金荣,周玉雷,裴彩霞,陈平. 2009

[5]三叶崖爬藤DNA提取及RAPD引物筛选. 郭勇,卢华兵,石丽敏,金英燕,胡贤女. 2012

[6]高粱DNA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及RAPD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李玥莹,赵姝华,刘世强. 2001

[7]玉米单粒种子DNA提取新方法及在玉米种质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郭景伦,赵久然,孔艳芳,尉德铭,郭强,正斌,张超良,金德敏. 1999

[8]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 冷春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陈家长. 2006

[9]春兰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单丽丽,陆瑞菊,王亦菲,陆惠丽,黄剑华. 2008

[10]低质量浓度苯酚连续暴露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影响. 胡庚东,陈家长,尤洋,瞿建宏,范立民,马晓燕,吴伟. 2007

[11]玉米单粒子种子DNA提取新方法及在玉米种质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郭景伦,王斌. 1999

[12]“薄皮”ד垂枝”板栗RAPD遗传连锁图构建. 郭恩才,王广鹏,孔德军,刘庆香,张新忠,韩继成. 2008

[13]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检测湖北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 何秀娟,邱文明,徐育海. 2014

[14]彩色棉与白色棉之间的DNA分子标记研究. 张秉贤,王国祥. 2001

[15]玉米DNA分子标记及其研究进展. 焦仁海,孙发明,刘兴二,徐艳荣. 2006

[16]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椰子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潘坤,唐龙祥,黄丽云,范海阔. 2008

[17]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林春晶,张春宝,董英山. 2015

[18]DNA分子标记及其在蔬菜研究中的应用. 方锋学. 2005

[19]AFLP—一种DNA分子标记新技术. 翁跃进. 1996

[20]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与发展. 林郑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