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梨属植物资源的微卫星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易芍文

作者: 易芍文;李进斌;周小罡;袁媛;胡忠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野生近缘种;微卫星标记;云南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4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192-19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利用在苹果(Malus×domesticaBorkh )研究中使用的27个微卫星标记,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圃中收集到的部分资源及昆明附近栽培的梨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可用于梨品种的研究,但不适于梨的野生近缘植物石屏海棠(MalushupehensisRehd)、腾冲海棠(MalussieboldiiRehd)和子(CotoneastermultifloraBge)的研究。由于本试验电泳时使用的是3%的琼脂糖凝胶,所以得到的等位位点数不如用聚丙稀酰胺凝胶进行电泳的多。根据27对微卫星引物对42个梨品种基因组DNA扩增的结果,可以将供试的42个梨品种分为5群。

分类号: S661.2

  • 相关文献

[1]SSR分子标记在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田路明,曹玉芬,董星光,张莹. 2013

[2]SSR分子标记在梨种质资源硏究中的应用. 田路明,曹玉芬,董星光,张莹. 2013

[3]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梁艳萍,董菲,黄文静,陈瑶,丁仁展,李坤明. 2024

[4]云南梨砧木资源简述. 陈霞,李富贵,李坤明,苏俊,李林,舒群. 2016

[5]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对白粉病的反应. 许红星,李洪杰,王晓鸣,安调过. 2010

[6]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可交配性研究. 陈成斌,曾汉来,张万霞,任民,盖红梅,杨庆文. 2005

[7]利用AFLP技术研究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关系. 田松杰,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4

[8]红外光谱对三七及其野生近缘种亲缘关系研究. 李运,王元忠,杨维泽,杨绍兵,张金渝,徐福荣. 2016

[9]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刘荣,杨涛,黄宇宁,宗绪晓. 2020

[10]豇豆属野生近缘种资源研究进展. 王丽侠,陈新,王素华,袁星星,陈红霖,程须珍. 2020

[11]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和眼斑病遗传控制研究. 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 2008

[12]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 赵树仁,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张志军. 2008

[13]木薯野生近缘种W14与栽培种SC8的光合参数及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 宋红艳,安飞飞,杨龙,吕亚. 2015

[14]利用SSR技术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陈本银,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 2007

[15]玉米野生近缘种——大刍草的研究与利用. 陈洪梅,汪燕芬,徐春霞,段智利,番兴明. 2007

[16]狗尾草属野生近缘种的染色体鉴定. 王永强,智慧,李伟,李海权,王永芳,刁现民. 2007

[17]甘薯. 张德纯. 2015

[18]胡椒栽培种与野生近缘种嫁接技术调查. 吕玉兰,杨翠美,杨桂琴,黄家雄,杨世贵,王升能. 2009

[19]作物野生近缘种的原生境保护. 郑晓明,陈宝雄,宋玥,李飞,王君瑞,乔卫华,张丽芳,程云连,孙玉芳,杨庆文. 2019

[20]2份香蕉野生近缘种的RAPD研究. 张建斌,金志强,徐碧玉,刘欣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