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恢70及其组合的选育和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新

作者: 张建新;林美娟;王晓明;郑家团;罗家密;张受刚;谢华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育种;恢复系;明恢70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283-2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明恢 70是以 IR5 4作母本与明恢 63杂交 ,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病区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接菌鉴定筛选育成的 .它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抗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特点 .以其作为父本配制的汕优 70、特优 70、威优 70等组合综合性状好 ,在各级区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 .其中 ,汕优 70、特优 70已通过福建省及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1.05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曾大力,朱永生,谢鸿光,蔡秋华,连玲,吴方喜,罗曦,王颖姮. 2013

[2]具抗稻瘟病基因Pi25杂交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周海鹏,占小登,柴荣耀,程式华,曹立勇. 2008

[3]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2009

[4]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5]高配合力恢复系R894的选育及应用. 伍祥,陈文强,石邦志,周乐良,王丽丽,张上都. 2011

[6]重穗型水稻恢复系黔恢35的选育及应用. 张大双,彭强,吴建强,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李佳丽,朱速松. 2019

[7]杂交水稻强恢复系黔恢785的选育与应用. 甘雨,黄宗洪,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4

[8]辐射改良杂交水稻恢复系的研究与应用. 唐传道. 1992

[9]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惠,杨占烈,甘雨. 2011

[10]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湘菲优785的选育. 黄宗洪,甘雨,向关伦,杨占烈,潘建惠,郭惠. 2013

[11]耐寒水稻恢复系Q568的选育及其特性. 周乐良,陈文强,汤鸿钧,伍祥,石帮志,姜萍,黄永兴. 2007

[12]节水抗旱稻恢复系旱恢3号的选育与利用. 张安宁,李明寿,王飞名,刘国兰,余新桥. 2013

[13]优质水稻恢复系R12的选育. . 2009

[14]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王昌华,张燕之,华泽田,徐正进,郑文静,赵家铭,刘欣,王辉,周毓珩. 2009

[15]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谭震波,况浩池,阴国大,陈国良,左永树,赵甘霖. 1993

[16]高配合力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602的选育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杨扬,付均. 2008

[17]籼型水稻恢复系镇恢134的选育及应用. 龚红兵,杜灿灿,胡庆峰,曾生元,李闯,周义文,孙立亭,钱华飞,余波,景德道,林添资. 2022

[18]优质籼粳交水稻恢复系Q恢108的选育与应用. 李贤勇,何永歆,李顺武,王楚桃,黄中伦,钟世良,陈世全,杨勋毅. 2007

[19]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时羽,闫昊,陈玉波,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韩康顺,李彦利. 2018

[20]水稻耐热、高配合力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与应用.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文绍山,罗俊涛,陈光珍,杨扬.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