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及栽培密度影响水稻分蘖动态的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广丽

作者: 田广丽;周毅;孙博;张瑞卿;周新国;郭世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氮水平;栽培密度;分蘖动态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896-9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氮水平及栽培密度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进而通过适宜的施肥与栽培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来调控水稻高产群体的建成,以期为减少水稻生产上的氮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中因氮肥过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稻‘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田间试验主处理设置N 0、90、180、270、360kg/hm~2 5个水平(N0、N90、N180、N270、N360);副处理设置高栽培密度32.5×10~4 hill/hm~2(HD)和低密度25.5×10~4 hill/hm~2(LD)两个水平。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主处理设置N 5、40、80 mg/kg 3个水平,副处理设置每箱12、24株两个移栽密度。连续记录水稻分蘖期定植植株分蘖数,测定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相应指标,分析氮水平、栽培密度对干物质生产能力、干物质向叶片茎鞘的分配特征、茎鞘碳氮浓度、群体净光截获率、根系形态特征等生理生态参数的影响,并计算了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相同氮水平时,与LD相比,HD条件下水稻提早达到单位面积最大有效分蘖数,且HD条件下N180时,单位面积的有效分蘖数达到最大,约290个/m~2。在分蘖中期,各处理水稻的分蘖特征已表现出显著差异,本阶段植株的生长特性将持续影响其下一阶段的分蘖能力,最终导致群体的差异。因而本文着重以水稻分蘖中期的生长特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分蘖速率或分蘖数与叶、鞘相对生长速率,干物质向叶片的分配比例,鞘氮浓度,群体净光截获率,不定根数目、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鞘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鞘碳浓度、根系总长、根尖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氮水平及栽培密度通过调控水稻干物质生产能力、干物质分配比例、植株养分浓度、地上部群体对光能的利用及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水稻的分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相同氮水平时,LD(25.5×10~4 hill/hm~2)的水稻个体生长优于HD(32.5×10~4 hill/hm~2)的;但对于群体而言,高栽培密度更利于高产水稻群体的建立,其对应需氮水平约为180 kg/hm~2,低于低栽培密度条件下的需氮水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和抛栽密度对杂交稻中浙优634分蘖动态的影响. 叶万余,何永祥,董丽兰,余永国,韦汉文,黎耀军. 2011

[2]不同地力下基蘖肥运筹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范立慧,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李刚华,丁艳锋,杨林章. 2016

[3]不同肥密水平对东北粳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侯国强. 2014

[4]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对冬水田土温、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秦鱼生,喻华,冯文强,高原,涂仕华. 2012

[5]宁夏稻作区水分胁迫对水稻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冯伟东,马建平,曾宝安,王淑梅,王晓萍,刘立丰,冒海军. 2017

[6]氮水平对不同时期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刘晓龙,李前,王洪君,王楠,凌凤楼,武志海,张治安. 2018

[7]不同氮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8]不同氨水平下不同种稗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 2016

[9]不同氮水平下功能叶片数量和位置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田广丽,孔亚丽,张瑞卿,周新国,郭世伟. 2019

[10]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抽穗期的QTL比较分析. 冯跃,翟荣荣,曹立勇,林泽川,魏兴华,程式华. 2011

[11]栽培密度对辽粳212病害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马亮,高虹,吕桂兰. 2018

[12]栽培密度对大粒香稻瘟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李立江,王勇,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李敏,姬广梅,蒋明金. 2021

[13]不同地力条件下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影响. 张艳峰,李冬初,刘淑军,高菊生,秦道珠,蒋小军. 2019

[14]不同施肥量及栽培密度对寒地水稻米质和产量的影响. 高存启,刘宝海,宋福金,于良斌,李贵臣. 2004

[15]氮肥和栽插密度对功能型水稻不同基因型的产量及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 杨树明,曾亚文,方晓东,杜娟,普晓英,杨涛,王雨辰,普正贵. 2009

[16]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密度探讨. 王翠玲. 2014

[17]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聂守军. 2007

[18]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适宜密度与施氮量研究. 聂守军. 2007

[19]施肥和密度对水稻粗蛋白质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刘宝海,宋福金,高存启,于良斌. 2004

[20]水稻新品种牡丹江19栽培密度研究. 张振海,李新,李国庆,李云萍.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