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过程中pH、生物胺与挥发性气体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瑞祥

作者: 王瑞祥;闫朋进;王焕;李杰峰;刘凯莹;柳淑芳;庄志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生物胺鱼;新鲜度;pH;挥发性气体;生物胺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3 年 30 卷 011 期

页码: 1387-13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规律,寻找高生物胺鱼类适宜的储存方式,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两种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及典型高生物胺鱼类——鲐(Scomber japonicus)和鳀(Engrauli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腐败过程中pH、生物胺含量和挥发性气体等指标,并对生物胺含量进行Logistic分析和对挥发性气体进行线性判别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冷冻条件(-20℃)储存鲐和鳀最为适宜;冷藏条件(4℃)下,两者储存不宜超过 3 d;室温条件(25℃)下,鲐储存超过 18 h,鳀储存超过 12 h,风味和安全性都会有较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pH、生物胺和挥发性气体指标对监测高生物胺鱼类腐败进程的可靠性,并探讨了尸胺作为鳀腐败阶段标志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评价高生物胺鱼类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对预防高生物胺鱼类中毒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分类号: S983

  • 相关文献

[1]基于电子鼻分析1-MCP对'香红'梨后熟进程的影响. 闫子茹,岳盈肖,赵江丽,赵国群,刘金龙,关军锋. 2021

[2]基于电子鼻检测鸭梨新鲜度及损伤程度. 任紫烟,程玉豆,关晔晴,杨相政,关军锋. 2022

[3]烟粉虱为害对丽蚜小蜂寄生及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影响. 陈红印,秦玉川. 2011

[4]茶多酚浸泡大黄鱼片真空包装0℃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特性. 赵进,汪金林,励建荣,朱军莉,吕卫金. 2012

[5]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郑秀艳,黄道梅,孟繁博,陈曦,李国林,李咏富,林茂. 2016

[6]Nisin生物保鲜剂对冷藏草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 刘楠,李婷婷,仪淑敏,王当丰,姜杨. 2016

[7]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邓少平. 2008

[8]计算机视觉用于猪肉新鲜度检测的颜色特征优化选取. 潘婧,钱建平,刘寿春,韩帅. 2016

[9]基于电子舌的肉品品质及新鲜度评价研究.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田师一,邓少平. 2008

[10]基于电子舌的乳制品品质特性及新鲜度评价.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11]BTH处理对菜心耐贮性的影响研究. 王光,张鲁斌,张法梅,朱世江. 2009

[12]不同臭氧处理方式对青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汪敏,赵永富,冯敏,黄倩,莫秀芳,侯喜林. 2018

[13]不同贮存条件对鸽蛋新鲜度、组分、蛋品质及蛋白透明度的影响. 常玲玲,汤青萍,张蕊,付胜勇,穆春宇,卜柱. 2019

[14]鮰鱼冷藏过程中气味和新鲜度的变化及相关性.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廖李,向雅芳,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 2020

[15]冻融循环过程中鮰鱼片K值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 钱晓庆,朱萌,石钢鹏,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汪兰,汪训枝,丁安子. 2021

[16]三磷酸腺苷降解产物评价冷鲜罗非鱼片新鲜度. 刘寿春,钟赛意,李平兰,马长伟,杨信廷. 2013

[17]可见/近红外技术与感官评价信息融合预测冷藏条件下罗非鱼TVB-N的研究. 史策,孙立涛,钱建平,韩帅,范蓓蕾,杨信廷. 2017

[18]叶菜失水条件下的高光谱图像特征分析研究. 吴琼,陆安祥,朱大洲,王成,方晶晶,纪建伟. 2015

[19]荧光特征分子表征冷鲜羊肉新鲜度. 马红艳,张德权,陈丽,郑晓春. 2022

[20]基于高光谱成像的蔬菜新鲜度检测初探. 吴琼,朱大洲,王成,马智宏,陆安祥,王纪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