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粘虫蛾超声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耀泉

作者: 张志涛;殷柏涛;吴祥兴;陈伟;丁红建;戴小枫;傅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粘虫;超声信号;信号采集;信号分析

期刊名称: 自然科学进展

ISSN: 1002-0071

年卷期: 1995 年 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早在昆虫形态学研究的初期,已发现一些蛾类胸腹结合部两侧具有类似听觉器官的构造。后来发现夜蛾对蝙蝠的超声脉冲表现逃避行为。Payne和Agee分别用不同频率的超声脉冲对粉纹夜蛾Trichoplasia ni(Hubner)和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进行干扰试验,认为20~40kHz,70~90db的超声脉冲对驱避雌蛾减少着卵量有一定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证明多种夜蛾对超声脉冲有反应,试验频率为30~100 kHz,脉冲重复频率105 Hz,

分类号: Q967

  • 相关文献

[1]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3种鳞翅目害虫与赤眼蜂的毒力. 袁伟宁,魏玉红,牛丽敏,周昭旭,张新瑞. 2019

[3]棉铃虫和粘虫不同组织的氨肽酶活性及与Bt毒蛋白结合特性研究. 潘映红,李国勋,王勤英,吴文君,黄大昉. 2003

[4]家蚕病原菌LZ10-1的分离鉴定及对鳞翅目害虫的致病性研究. 周洪英,孙波,郝瑜,胡兴明,吴洪丽. 2018

[5]多功能昆虫鸣声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及其在褐飞虱鸣声研究中的应用. 赖凤香,傅强,张志涛,程登发. 2004

[6]声音导鱼技术的分析与展望. 胡运燊,石小涛,刘德富,陈帅,王从锋,陈求稳,郑胜,白艳勤. 2013

[7]应用小波变换对语音信号消噪处理的研究. 杨洁,华宇宁,张勇. 2006

[8]小型方捆机草捆动态称量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 张安琪,孟志军,陈立平,王培,刘淮玉,安晓飞. 2020

[9]基于多尺度分形特征的ETM+影像耕地提取. 董士伟,李宪海,李红,孙丹峰,张微微,周连第. 2011

[10]坐水播种注水水柱对沟底冲击压强信号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王利强,吴崇友,高连兴,金诚谦,夏晓东. 2005

[11]贵州甘蔗粘虫发生规律、原因及防治. 张正学,李向勇,周玉飞,卢加举. 2013

[12]几种杀虫剂防治玉米粘虫田间药效试验. 刘振文,庄光辉,岑彩霞. 2012

[13]有机生产模式下牧草粘虫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宋高翔,杨胜林,王普昶. 2011

[14]灌浆期模拟粘虫危害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Lamine Diallo,李刚. 2015

[15]磁场变化对粘虫飞行定向行为的影响. 高月波,胡高,翟保平. 2014

[16]风洞内粘虫飞翔行为与气流的关系. 赖凤香,陈伟,姚青,张志涛. 2000

[17]我国粘虫迁飞行为机制研究的主要进展. . 1998

[18]利用多时相HJ-CCD遥感影像监测玉米粘虫灾情空间分布. 杨粉团,顾晓鹤,李刚,曹庆军,姜晓莉,王纪华※. 2013

[19]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 蒋红云,王国平,冯平章. 2004

[20]Cry1Ac毒蛋白对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 罗礼智,胡毅,张蕾.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