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品种自交不亲和性的鉴定与利用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凤霞
作者: 郭凤霞;梁伟;于安芬;曲亚英;陈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鉴定;潜力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01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49-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常规测定方法鉴定了基因型差异较大的10个甘蓝品种的自交不亲和性(SI),并就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品种SI的表现随基因型生态类型和来源的不同而异,一般地方品种SI较强,平均SI株率达58.9 %,由SI系配置的杂交种SI较弱,平均SI株率为13.1 %;随着品种熟期延长,自交不亲和性愈强,早、中、晚熟品种的SI株率依次为58.9 %、16.0 %和9.3 %。利用地方品种和外引杂交种都可进行SI等位基因系的定向选育。
分类号: S635
- 相关文献
[1]克服甘蓝自交下交和性方法的探讨. 曹必好,王远欧. 1998
[2]甘蓝自交系S单元型的快速分类鉴定. 田磊,庄木,苗雯雯,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 2011
[3]不同处理对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效果的探讨. 孟平红,吴康云,罗克明. 2003
[4]几个甘蓝自交系S单元型的互作. 苗雯雯,田磊,庄木,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方智远. 2012
[5]两个甘蓝自交系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的初步鉴定. 田磊,庄木,刘玉梅,杨丽梅,张扬勇,方智远. 2011
[6]早熟甘蓝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王翠仙,武永慧. 2008
[7]耐贮运甘蓝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刘彩虹,武永慧,王翠仙. 2011
[8]秋子梨品种‘龙香’S基因型的鉴定及梨S_(42)-RNase新基因的序列分析. 梁文杰,谭晓风,王立新,夏丽芝,曹玉芬. 2009
[9]8个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的分子鉴定. 梁文杰,谭晓风,张琳,曾艳玲,姜傲芳,曹玉芬,李秀根. 2007
[10]新高系梨10个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袁德义,谭晓风,张琳,赵思东,乌云塔娜,段经华,曹玉芬. 2007
[11]6个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新基因S_(45)-RNase序列分析. 王立新,梁文杰,谭晓风,李秀根,张琳. 2010
[12]甘蓝类蔬菜品种(系)苗期根肿病抗性鉴定. 张小丽,单晓政,顾宏辉,文正华,赵振卿,姚星伟,盛小光,牛国保,王建升,孙德岭. 2020
[13]甘蓝耐热性鉴定方法. 康俊根,翟依仁,张京社,秦海明,卜晓东. 2002
[14]7个早熟结球甘蓝自交系的自交不亲和性. 郭惊涛,吴康云,潘学军,邓英,孟平红. 2011
[15]普通荞麦花柱、柱头及花粉二型性研究. 王楠,李淑久,廖海民. 2012
[16]苹果花粉F-box基因MdSLFB9克隆与鉴定. 朱开开,张春芳,杨锋,韩振海,李天忠. 2009
[17]大白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英文). NIKORNPUN Maneechat,钟利,E.Payakhapaab. 2004
[18]大白菜喷施NaCl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宋尚伟,王兰菊,张晓伟,毛光志. 2003
[19]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利用(英文). Nikornpun,M.,M.Putivoranat,钟利. 2004
[20]6个新疆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 张校立,艾沙江·买买提,徐叶挺,许娟,邓莉,王继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功能类群的影响
作者: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
关键词:土壤真菌;真菌群落;功能群;轮作;连作
-
基于SLAF-Seq技术的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开发与遗传关系鉴定
作者:沈朝贵;赖瑞联;陈瑾;冯新;陈义挺;韦晓霞;吴如健
关键词: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
基于环境控制的水禽(鸭)养殖模式及发展趋势
作者:梁伟;宋家帅;鲍恩财;林勇;郭彬彬;应诗家;吴照学
关键词:水禽;养殖模式;发展历史;设施装备
-
包裹有CTA1-DD蛋白的OCS-D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佐剂活性
作者:秦竹;陈瑾;侯立婷;乔绪稳;李兰;杨利;杜露平;于晓明;张元鹏;郑其升
关键词:CTA1-DD蛋白;O-羧甲基壳聚糖;硫酸葡聚糖;纳米颗粒;佐剂活性
-
番茄新品种鸿硕729的选育
作者:赵海霞;王彦军;于安芬;李瑞琴;邓志刚;王学强
关键词:番茄;新品种;鸿硕729;杂种1代
-
基于双特异纳米抗体FMDV血凝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杨利;张浩明;乔绪稳;陈瑾;郑其升;程海卫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双特异性纳米抗体;血凝检测法
-
刀豆蛋白A及其与糖基的相互作用和应用
作者:李兰;程海卫;张元鹏;侯继波;陈瑾;郑其升
关键词:刀豆蛋白A;凝集素;囊膜病毒;糖蛋白;纯化;生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