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2D激光雷达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的采茶机仿形方法研究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敏
作者: 吴敏;郇晓龙;陈建能;董春旺;邵柏恺;卞贤炳;范国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采茶机;仿形距离;2D激光雷达;航向姿态参考系统;融合算法;精度验证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135-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推动大宗茶机械化采收,提升大宗茶鲜叶采收效率与质量,针对目前仿形采茶机感知传感器易受接触作用力、自然光照或茶蓬面叶片间隙影响,提出了融合2D激光雷达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AHRS)的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精度验证试验台与自动仿形采茶样机,分别开展了室内与田间试验.采茶机采用2D激光雷达测量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信息,为提升测距精度与实时性,结合AHRS感知的加速度信息,提出了融合2D激光雷达测距与加速度信息(Fusion of 2D-LiDAR ranging and acceleration,FLRA)的采茶机割刀仿形距离估计算法,并研制了算法精度验证装置和方法,验证了算法有效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处理前仿形距离测距误差均值为36.53 mm,标准差为23.21 mm,算法处理后仿形距离估计误差均值为8.56 mm,标准差为6.31 mm,算法处理后的输出数据延迟更小,提升了仿形距离测距精度与实时性.田间试验表明,鲜叶采收效率达180~210 kg·h-1,割刀覆盖蓬面上鲜叶的平均采收率为92.38%,平均芽叶完整率为85.34%,平均杂质率为4.93%,一芽三叶及以下嫩梢占90.72%,满足大宗茶机采技术标准和后续加工工艺要求,与传统超声波感知的自动仿形采茶机相比,提升了大宗茶鲜叶采收效果.
分类号: S571.1%TS272.3
- 相关文献
[1]基于Landsat8影像的厚云及云影去除方法. 陈梦露,李存军,官云兰,周静平,袁晨鑫,王道芸. 2019
[2]基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种植监测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齐腊,刘良云,赵春江,王纪华,王锦地. 2008
[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寒草地生物量反演模型精度——以夏河县桑科草原试验区为例. 孟宝平,陈思宇,崔霞,冯琦胜,梁天刚. 2015
[4]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区逐日无云积雪产品研发及验证. 王云龙,黄晓东,邓婕,马晓芳,梁天刚. 2016
[5]中国MODIS地表温度产品验证. 高懋芳,覃志豪. 2006
[6]采茶机械的研制和我国采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权启爱. 2018
[7]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郑航,傅童,薛向磊,叶云翔,俞国红. 2023
[8]茶叶智能采摘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杨,董春旺,陈建能,贾江鸣. 2022
[9]四种采茶机的名优茶采摘效果综合比较研究. 倪康,石元值,郑生宏,马伟,阮建云. 2024
[10]采茶机械的研制和我国采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续). 权启爱. 2018
[11]茶园机械应用进展与前景展望. 盛忠雷,邓敏,杨海滨,徐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甜樱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作者:陈瑶;才丰;艾佳音;何明莉;吴敏;张琪静
关键词:甜樱桃;外观;可溶性糖;有机酸;矿质营养;研究展望
-
接种根瘤菌对橡胶树‖葛藤模式下土壤氮含量及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桂花;吴敏;王大鹏;林清火;林琛茗;詹杉;张先;陈传洋;周永计
关键词:橡胶;间作;葛藤;土壤氮素;土壤酶活性
-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作者:詹杉;吴敏;马海洋;王桂花;林琛茗;茶正早;王大鹏
关键词:橡胶林;砖红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
切割脱离式鲜食朝天椒采摘末端执行器设计与试验
作者:赵雄;张号号;傅鸿妃;徐亚丹;陈建能
关键词:采收机器人;朝天椒;末端执行器;动态静力分析
-
减量施氮对橡胶树-葛藤间作模式结瘤固氮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桂花;吴敏;王大鹏;林清火;詹杉;林琛茗;张先;陈传洋;周永计
关键词:橡胶树;葛藤;间作;减量施氮;根瘤菌
-
乳白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glaucum的西松烷二萜及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吴敏;周开兵;戴好富;曾艳波
关键词:软珊瑚;Sarcophyton glaucum;化学成分;西松烷型二萜;细胞毒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解析SO2对鲜食葡萄贮藏品质的调控作用
作者:吴敏;张健;玛依努尔·扎衣提;翟荣臻;张政;魏佳;吴斌;吴忠红
关键词:SO2;红地球葡萄;品质;代谢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