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解睿

作者: 解睿;温辉芹;裴自友;曹亚萍;程天灵;张立生;李雪;朱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农艺性状;抗病性;耐热性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5 年 5 卷 09 期

页码: 22-26

摘要: 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2n=4x=28,Ns Ns Xm Xm)具有大穗、多花、抗旱和抗多种病害等优良特性,是小麦改良的重要亲缘物种。前人已经通过染色体工程育成一批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但是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耐热性的效应分析尚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或自然发病抗性鉴定,以分期播种模拟高温胁迫环境并通过千粒重变化评价耐热性,收获后调查主要农艺性状和再生习性,对10个小麦-大赖草异染色体系和小麦亲本‘中国春’进行了综合鉴定。结果表明,10个异染色体系在苗期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感,成株期抗性较‘中国春’有所改善,但未发现高抗白粉病材料;对条锈病抗性均优于‘中国春’。研究还发现,大赖草H染色体有增加穗长、小穗数、提早抽穗期和增加黄矮病抗性的效应,H、A染色体具有增加耐热性的效应,J染色体对粒长、粒宽和粒厚均有正向效应,A、L染色体含有控制芒的基因,F染色体具有再生性和复小穗基因。综合上述研究表明,小麦-大赖草异附加系DALr#A、DALr#F、DALr#H、DALr#J可用于小麦农艺性状、黄矮病、条锈病和耐热性的抗性改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耐旱和耐盐性的效应研究. 朱玫,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李雪,张立生. 2017

[2]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裴自友,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雪,卢成达,朱玫. 2014

[3]小麦远缘杂交现状、抗病基因转移及利用研究进展. 刘成,韩冉,汪晓璐,宫文萍,程敦公,曹新有,刘爱峰,李豪圣,刘建军. 2020

[4]2个小麦品种的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刘妍,田蓉蓉,王天佑,刘凤楼,亢玲,刘生祥,张晓岗,刘萍,王掌军. 2017

[5]国审小麦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与抗病性分析. 朱玫,裴自友,温辉芹,程天灵,李雪,张立生. 2017

[6]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评价. 佟汉文,万正煌,刘易科,朱展望,张宇庆,高春保. 2011

[7]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普通小麦的大赖草染色质.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 1999

[8]辐照花粉对小麦×大赖草属间杂交的影响. 胡小元,施巾帼,王琳清,范庆霞. 1994

[9]利用花粉辐射诱发普通小麦与大赖草染色体易位的研究. 刘文轩,陈佩度,刘大钧. 2000

[10]上海地区夏季耐热青菜品种筛选. 沈海斌,高璐,于威,李晓锋,奚丹丹,张兆辉,朱红芳. 2024

[11]小麦茉莉酸诱导蛋白基因TaJIP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王飞,田雪军,赵月,臧新山,耿晓丽,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辛明明. 2015

[12]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刘子会,刘畅,彭义峰,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段硕楠,郭秀林. 2021

[13]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14]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2019

[15]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B2d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刘子会,段硕楠,张园园,李国良,郭秀林. 2018

[16]小麦的热击蛋白及耐热性的获得. 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王占武,韩炜. 1994

[17]小麦部分多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耐热性获得的关系. 赵爱菊,李亚军,高增玉,刘玉萍,陈希勇. 2008

[18]不同冬小麦品种对高温胁迫反应的研究. 徐如强,孙其信,张树榛. 1998

[19]不同小麦品种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差异. 姜丽娜,杨娜娜,方保停,李向东,李春喜. 2018

[20]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冯波,李升东,李华伟,王宗帅,张宾,王法宏,孔令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