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月琴

作者: 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02 期

页码: 405-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田间种群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于2015-2021年连续7年从黄淮海夏玉米区和北方春玉米区7省14地采集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采用人工饲料混合法评价其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ry1Ie杀虫蛋白对54个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的抑制中浓度LC5.介于0.65~6.28μg/g之间,其中对2016年齐齐哈尔种群的LC50最低,对2017年肇东种群的LC50最高;LC95介于4.99~70.29 μg/g之间,其中对2015年合肥种群的LC95最低,对2017年松原种群的LC50最高.在LC50水平上,相较于室内对照种群,最敏感种群和最不敏感种群分别为2018年铁岭种群和2017年肇东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0.26和1.17.虽然各地理种群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均处于敏感水平,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表明Cry1Ie杀虫蛋白可用于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的防治.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不同地区苹果绵蚜对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张昌振,郭磊,陈麒兆,杜凌君,周昊,万方浩,周洪旭. 2019

[2]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8

[3]新疆地区亚洲玉米螟中Wolbachia共生菌的检测和鉴定. 李菁,汪洋洲,张小飞,刘津,白明皓,王振营. 2018

[4]基于线粒体DNA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5]不同地理种群亚洲玉米螟抗寒力研究. 文丽萍,何康来,王振营,赵廷昌. 2005

[6]基于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亚洲玉米螟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研究. 张颖,王振营,何康来,王强. 2010

[7]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张洪刚,王振营,何康来. 2013

[8]不同地理种群玉米螟赤眼蜂对极端温湿条件的反应.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10

[9]安徽省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敏感性. 徐丽娜,周子燕,胡飞,胡本进. 2018

[10]毒力回归计算方法及相应软件使用介绍. 武怀恒,万鹏,黄民松. 2014

[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红鳍笛鲷幼鱼的胁迫效应. 秦洁芳,陈海刚,蔡文贵,杨涛,贾晓平. 2011

[12]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杨海智,马海霞,杨信东. 2012

[13]铜和镉对珠江天然仔鱼和幼鱼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曾艳艺,赖子尼,杨婉玲,高原,李跃飞,庞世勋. 2014

[14]一株新型Bt菌株的鉴定及其抗椰子茎泻血病菌和杀小菜蛾活性. 孙晓东,余凤玉,宋薇薇,牛晓庆,覃伟权. 2015

[15]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吕朝军,钟宝珠,孙晓东,覃伟权,韩超文,符悦冠,马子龙. 2009

[16]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dsRNA对马铃薯甲虫幼虫毒力测定. 李晓旭,郭文超,付开赟,李国清,吐尔逊,何江. 2015

[17]氟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庄平,王瑞芳,石小涛,章龙珍. 2009

[18]溢油污染对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 唐峰华,沈盎绿,沈新强. 2009

[19]几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 钟宝珠,吕朝军,韩超文,覃伟权,马子龙. 2009

[20]不同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李秋捷,陆秀红,黄金玲,张禹,刘志明,曾东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