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防止玉米早衰的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穆迎春
作者: 穆迎春;汪仁;孙文涛;宫亮;李小婉;汪岐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玉米早衰;培肥土壤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1-5
摘要: 通过长期定位筒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肥力和防止玉米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培肥6年后的各处理0~20 cm土壤容重降低了1.53%~8.3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6.01%~15.65%,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结构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稳定了土壤全钾、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田间持水量增幅为4.53%~10.25%,秸秆还田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玉米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有效地预防玉米早衰并增加玉米产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山地果园的树下管理-兼答山西读者郭诲. 李培志,苏胜举. 2005
[2]绿豆压青对蔗地培肥及甘蔗产量的效应. 王维赞,李毅杰,梁强,李长宁,刘晓燕. 2014
[3]有机肥对大豆生产效应研究进展. 张成兰,刘春增,李本银,景新新. 2018
[4]微生物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作用研究与分析. 李莉. 2014
[5]玉米秸秆还田中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筛选试验. 迟畅,马巍,沙洪林,李淑华. 2021
[6]大球盖菇-玉米轮作对秸秆降解、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薛广原,杨焕焕,杨占平,潘秀燕,许纪东,张玉亭. 2021
[7]玉米秸秆还田和有机配施提高黑土酸中和容量. 姜勇,张勇勇,李天鹏,王汝振,王聪,张玉革,高洪军,朱平,李慧. 2022
[8]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刘定辉. 2012
[9]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翠萍,肖俊红,张晶,裴雪霞,董飞,张定一. 2018
[10]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2014
[11]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徐召文,胡宏祥,李录久,李洁,高杰军,王璇,姚殿立. 2023
[12]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徐钰,江丽华,孙哲,石璟,魏建林,王梅,李国生,刘兆辉. 2015
[13]玉米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 李少昆,王克如,冯聚凯,谢瑞芝,高世菊. 2006
[14]水分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素瑜,王和洲,杨明达,王静丽,贺德先. 2016
[15]黄淮海玉米秸秆还田麦区土壤环境与管理技术. 谭德水,刘兆辉,江丽华. 2014
[16]秸秆还田与肥料运筹对冬小麦‘皖麦52’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17]玉米秸秆还田下深松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2024
[18]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单鹤翔,卢昌艾,张金涛,王金洲,徐明岗. 2012
[19]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及N肥去向研究. 王小彬,蔡典雄,张镜清,高绪科.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滨海盐碱稻区水稻氮肥适宜用量及运筹模式研究
作者:李波;曲航;宫亮;金丹丹;于广星;郑文静;孙文涛
关键词:水稻;滨海盐碱稻区;产量与品质;适宜施氮量;氮肥运筹模式
-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和功能性状beta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李捷;孙文涛;庞晓攀;徐雪婷;杨欢;郭正刚
关键词:高寒草甸;功能性状beta多样性;干扰;物种周转;主坐标分析
-
罗非鱼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学科动态研究
作者:李柳;徐锦华;杨臻;穆迎春;程波;孙慧武;乔璐
关键词:罗非鱼;质量安全;营养品质;学科动态
-
改良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扑草净及其代谢物残留
作者:彭婕;穆迎春;喻亚丽;陈建武;刘婷;何力;甘金华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水产品;扑草净;代谢物;QuEChERS
-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食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小婉
关键词:水稻;氮肥;产量;食味品质
-
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
作者:赵颖;何志刚;韩瑛祚;刘慧屿;宫亮;肖劲松;董环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固碳减排;化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