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垃圾肥料农业应用的调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维续

作者: 金维续;余永年;曾木祥;赵琮;张夫道;王小平;赵学蕴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3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验与调查研究 从198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垃圾肥田间效果的试验研究,其后,我们又开展了对北京郊区菜区重点社队施用垃圾肥情况的调查,同时也对垃圾本身及其对土壤。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和垃圾出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初步的结果总结于后。 历史上用城市垃圾与人粪尿制成的堆肥,一直作为肥料广泛地施用于京郊菜地,对城市郊区蔬菜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垃圾堆肥的方法与施用,在一些社队已有不少的经验,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工作又没跟上,因此城市垃圾肥的问题突出地反映出来。对农田的有用成分,农作物能利用的有效养分含量严重下降,而无用成分,有害物质突出上升。近年来,城市垃圾的干物质中,有机物仅占始,渣砾竟达2/3。北京年产垃圾在160一170万吨,其中渣砾可达100万吨,每年的垃圾为施于20余万亩的菜地里,这样每亩菜地就要承受上万斤的渣砾,而这些渣砾根本不能为土壤所消化,这就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目前这种现象已十分严重,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否则京郊菜地土壤破坏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一、垃圾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一)使土粒变粗 再表一可以看出,每亩施入百万斤的垃 ”圾, 0—40厘米土层,渣砾(> 2 mm)含 量由16.15%增加到 34.65%,增加一倍以 上。而粘粒(<0.001。m)含量由13.吕%下 降到10%,由于这M部分的明显变化,使土 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大大减弱。在0—20厘 米土层,这两部分的变化更加明显,渣砾从 15.5%上升到37.5%,而粘粒部分由11.8% 下降到 7。8%。表土的强渣化,加速了土壤 水分的蒸发,养分也随水很快下渗到底土。iZ2((( (二)垃圾使土壤保肥能力降低 我们从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保氮能力上 测定,又发现雄人垃圾后,代换量减少13一22%,保氮能力明显地降低(表二)。 st小的氮量.按菜田每年每亩施人200斤氮肥计算,在施入垃圾的情况下,一般地损失70斤左右。 (亘)施用垃圾后土壤*分蒸发五大*增加 从表三可以看出亩施2万斤垃圾后,0一40cm的土层每天每亩多失水1158公斤。(地表无植物计)。 (四)相加了土坡骤分 施人垃圾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养分,这也是垃圾可利用的依据。 从上表可知,每亩增施垃圾二万斤,土壤有机质略有增加,氮、磷、钾含量均比未施垃圾有所提高。因此,可以说垃圾做为有机肥的一种是可以利用的。 从表──—表四的数据可以说明,城市垃圾作为肥料使用有利有弊,不可忽视其任何一面。 二、垃圾对作物的影响 (一)垃圾对蔬菜产五的脆响 在我们进行的秋菜花、秋番茄、小白菜、觅菜等蔬菜的栽培试验中,其结果均表现出增施垃圾肥后明显的增产作用。见表五。 (二)垃圾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我们对几种蔬菜进行TNOZ—N,NOt一N,维生素 C含量的分析测定,以观察垃圾肥、氮素化肥对它们含量的影响。从表六、表七可以看出,施用化肥和垃圾后,蔬菜中NOZ—N和NOZ—N含量比单施化肥的少,而维生素C含量比单施化肥的高。 硝酸盐已被狂吻在动物体内可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直接可使动物缺氧中毒,严重者致死,它间接可与次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目前亚硝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定量评价尚未见到,但许多学者都强调指出,在减除食品中亚硝肤的致癌危险上,首先应尽力减少其前体物的摄入量。 三、小结 (一)城市垃圾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其利也有其弊。它含有养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对作物有肥效且能提高作物品质。因此,在目前有机肥缺乏的情况下,可用于农田作肥料,但同时必须考虑到,由于垃圾中渣砾的影响,导致土壤耕性,、代换量,保氮能力的严重下降。对于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对于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间接对人体的危害,本文还未涉及,因此,一定要对城市垃圾进行必要的处理,方能作为肥料施于农B。 怔)城郊土壤“渣砾化”必须尽快克眼,单纯把土壤作为垃圾处理场的处置办法,只是权宜之计。它严重破坏了我国土壤资源,特别是破坏了城郊肥沃的菜园土壤资源。因此,尽快研究出适合于京郊城市垃圾分选处置办法,把有机物肥料施于农田,无机物另做处理。北京城市垃圾肥料农业应用的调查研究@金维续$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余永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曾木祥$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赵琮$北京市土肥站 @张夫道$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王小平$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赵学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