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生长特征与生物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林

作者: 刘林;于博威;王小平;薛丽萍;韩国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生长特征;生物量;地形条件;黄土丘陵沟壑区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1 期

页码: 19-22

摘要: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发挥着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最小显著性差异法对晋西石楼县退耕还林试验区的29个刺槐样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和生物量在不同林龄与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和生物量的分布与林龄有关,随着林龄的增加,树高、胸径和生物量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年均增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形条件下刺槐林的生长状况差异显著,阴坡的刺槐林长势显著优于阳坡,中、下坡位更有利于刺槐林生长,梯田上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和生物量明显高于坡面。建议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人工刺槐林时,应根据实际地形尽量选择坡度较小的阴坡中、下坡位。

分类号: S792.27

  • 相关文献

[1]刺槐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群落特征的相关分析. 孙娇,何俊皓,张伟,杨改河,郝文芳. 2016

[2]陇东黄土高原区人工刺槐林树干液流数据集(2017–2019). 张军,邸利,陈徵尼,王安民,倪帆,任艺彬,费俊娥,吴贤忠,王正安,韩芬,汝海丽,景贯阳. 2020

[3]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土壤养分和水分动态研究. 王振军. 2010

[4]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高泉流域为例. 何宝林. 2011

[5]3种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 赵晓英,任继周,王彦荣,李延梅. 2005

[6]免耕施肥对两个轮作系统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茂林,梁银丽,韦泽秀,尚金霞. 2013

[7]试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发展现代农业. 展宗冰. 2015

[8]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膜马铃薯高产经验及发展建议. 王效瑜,郭志乾,张国辉,张新学,魏国宁,张建虎,陈智君. 2016

[9]气候变化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模拟. 许红梅,高清竹,黄永梅,贾海坤. 2006

[10]地埋式瓶灌初步研究——一种提高低水头自压式灌溉灌水均匀度的新方法. 马璠,董立国,蔡进军,许浩,张源润. 2013

[11]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柠条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7

[12]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基于~(137)Cs示踪的定量评价. . 2009

[13]黄海中南部小黄鱼当年幼鱼生长特征的研究. 张国政,李显森,朱建成,戴芳群,金显仕. 2010

[14]播种期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薛珠政,李永平,林珲,张瑞珠,温庆放. 2009

[15]保水剂对三种林木生长的影响. 孟庆新,崔晓虎,王洪君,王楠,陈宝玉,张玉珍. 2013

[16]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 2011

[17]水分胁迫下保水剂对廊坊杨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 陈宝玉,王洪君,杨建,黄选瑞. 2009

[18]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作用. 刘兴国,徐皓,谷坚,顾兆俊. 2010

[19]两种禾本科冬绿肥生长规律及腐解特征比较. 常帅,闫慧峰,杨举田,张永春,孙艳茹,贺远,石屹. 2015

[20]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朱申龙,王伟龙,郁晓敏,金杭霞,傅玉楼,邱岳恒.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