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叶面施锌对小麦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对锌、铁及硒微量元素浓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澜

作者: 王澜;夏海勇;孔玮琳;贤伟华;马国兴;王子浩;张荣亭;李豪圣;龚魁杰;刘开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微量元素;施肥;营养强化;提质增效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23-27

摘要: 锌(Zn)是动植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预防肺炎等疾病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小麦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为满足人体对锌的营养需求,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十分必要。为给优质富锌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在田间条件下进行土壤和叶面施锌试验,研究其对小麦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尤其是对籽粒锌浓度的生物强化效果,以及对籽粒中其他2种有益微量元素(铁和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施锌肥使小麦穗数从447.0万穗/hm2增加到511.5万穗/hm2,增幅14.4%。土壤和叶面施Zn使得小麦籽粒产量从5419.5~6250.5 kg/hm2增加到6372.0~6811.5 kg/hm2,增幅5.2%~17.6%,对籽粒铁和硒浓度均无显著影响,有效提升籽粒Zn浓度,从34.0~39.6 mg/kg提高到44.6~46.6 mg/kg,增幅17.7%~32.9%,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和科学家所推荐的生物强化目标值(40~50 mg/kg)。因此,土壤和叶面施Zn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可以提升籽粒锌营养品质,是实现小麦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 李玉梅. 2005

[2]我国紫花苜蓿主产田土壤养分和植物养分调查分析. 谢开云,何峰,李向林,韩冬梅,万里强. 2016

[3]Mang果保花保果综合技术. . 2002

[4]微波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麦中微量元素. 杨江龙. 1998

[5]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小麦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动态. 吕亮杰,刘少兴,陈希勇,赵爱菊,孙丽静,李辉. 2021

[6]小麦营养和健康品质研究进展. 张勇,郝元峰,张艳,何心尧,夏先春,何中虎. 2016

[7]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林超文,庞良玉,袁继超,罗春燕. 2011

[8]微量元素形态分布与小麦子实吸收量间的关系. 李玉梅,唐宝刚,于洪久,边德林,高亚冰,王根林. 2006

[9]不同中微量及有益元素对小麦吸收镉的影响. 喻华,冯文强,秦鱼生,胡坤,廖鸣兰,王昌全,涂仕华. 2010

[10]生态环境与施氮量协同对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常旭虹,赵广才,王德梅,杨玉双,马少康,李振华,李辉利,贾二红,陈枫. 2014

[11]河东乌麦526育与营养成份研究. 王秋叶,张建成. 1997

[12]施肥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金平,宋春雨,金晓华,王玉峰,王丽霞. 1996

[13]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朱青,尹迪信. 2007

[14]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5]2BMS-14小麦智能施肥播种机研制与效果试验. 张俊杰,彭发智,焦海涛,李霄鹤,张西群,陈敬者. 2020

[16]高台县小麦及玉米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孙建好,李伟绮,赵建华. 2019

[17]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18]不同施肥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陈新民,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周双月. 2007

[19]中国小麦优势区域生产格局及施肥现状研究. 严如玉,赵希梅,向风云,李雅琼,李绪勋,司转运,李鹏慧,高阳,李继福. 2024

[20]施肥对小麦根系活性、延缓旗叶衰老及产量的效应. 王法宏,任德昌,王旭清,曹宏鑫,余松烈,于振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