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红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季节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尚福强

作者: 尚福强;马晓雨;高源;潘丕克;张利民;张丽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松;种源;叶绿素荧光;季节动态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38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8 期

页码: 55-59,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东北三省不同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对辽东地区不同季节气候的适应性,以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中3个代表性种源红松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测定各种源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中,3个种源红松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差异主要集中在J相和I相上,冬季低温使光合能力降低,电子传递受阻,导致J相和I相大幅度上升,质体醌(Q-A)大量积累,辽宁和黑龙江种源OJIP曲线随季节波动的幅度小于吉林种源。冬季,各种源红松的初级荧光值(F_o)、最大荧光值(Fm)、可变荧光值(Fv)、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_o)、单位面积吸收光能(ABS/CSo)、单位面积捕获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推动力(DF)显著下降至最小值,最大值则出现在夏季或秋季;J相相对应可变荧光(Vj)、I相相对应可变荧光(Vi)、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显著升高至最大值,最小值则出现在夏季或秋季。辽宁种源红松各荧光参数随季节波动的变化幅度较小,光合特征更加稳定,黑龙江种源和吉林种源红松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黑龙江种源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DF对季节变化敏感,可作为评价红松光合性能的指示参数。

分类号: S791.247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源红松生长、结实及光合生理特征. 马晓雨,尚福强,潘丕克,张利民,崔震海,刘涛,徐阳,徐庆祥. 2023

[2]不同种源红松叶片电导率及叶绿体色素分析. 潘丕克,崔震海,徐庆祥,刘晴,李虹谕,刘涛,尚福强. 2021

[3]松辽黑猪的开发利用、优质特色及种源基地建设现状. 李娜,刘庆雨,金鑫,李兆华,刘利刚. 2016

[4]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沙枣的生理特性. 杨升,张华新,陈秋夏,杨秀艳. 2015

[5]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李培,阙青敏,吴林瑛,朱芹,陈晓阳. 2017

[6]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沙枣的生长表现差异. 杨升,张华新,杨秀艳,陈秋夏,武海雯. 2015

[7]松辽黑猪的开发利用、优质特色及种源基地建设现状. 李娜,刘庆雨,金鑫,李兆华,张树敏,刘利刚,王巍,时晓东,闫宏洋,郭翠翠,朱丹. 2017

[8]NaCl胁迫下沙枣幼苗的离子代谢特性. 杨升,张华新,刘涛,武海雯,杨秀艳,倪建伟,陈秋夏. 2016

[9]沙枣幼苗根尖离子流对NaCl胁迫的响应. 杨升,张华新,陈秋夏,杨秀艳. 2017

[10]绿竹7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王月英,夏海涛,金川,李效文,张岩. 2011

[11]不同种源、种苗类型秋茄造林效果的比较. 郑坚,陈秋夏,王金旺,梁锦艳,卢翔,夏海涛. 2016

[12]北美香柏引种育苗试验初报. 沈烈英,李玉秀,宋国贤,惠晓萍,唐国良,竺唯杰,张永春,叶增基. 2007

[13]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的生长及抗寒性状综合评价. 葛朝红,赵爽,师树新,李伟明,周永萍,高倩. 2019

[14]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杨平飞,杨丽丽,孔娇,刘海,罗鸣,张金霞,宋智琴,吴明开. 2021

[15]野生黄芩优良种源在山西北部的适应性研究. 贺美忠,张小娟. 2020

[16]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制约因子及修复技术. 贺金生,刘志鹏,姚拓,孙书存,吕植,胡小文,曹广民,吴新卫,李黎,卜海燕,朱剑霄. 2020

[17]干热河谷区3个种源余甘子的光响应曲线特性研究. 袁建民,何璐,杨晓琼,许智萍,孔维喜,赵琼玲,瞿文林,雷虓. 2020

[18]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 韩学琴,刘海刚,金杰,张德,李贵华,何璐,袁理春. 2014

[19]麻疯树种源/家系生长和结实变异研究. 沈俊岭,骈瑞琪,孙佩光,陈晓阳. 2013

[20]河北杨优良种源及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研究. 时新宁,李桂华,张登凤.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