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红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季节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尚福强

作者: 尚福强;马晓雨;高源;潘丕克;张利民;张丽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松;种源;叶绿素荧光;季节动态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38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8 期

页码: 55-59,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东北三省不同种源红松(Pinus koraiensis)对辽东地区不同季节气候的适应性,以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中3个代表性种源红松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测定各种源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中,3个种源红松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差异主要集中在J相和I相上,冬季低温使光合能力降低,电子传递受阻,导致J相和I相大幅度上升,质体醌(Q-A)大量积累,辽宁和黑龙江种源OJIP曲线随季节波动的幅度小于吉林种源。冬季,各种源红松的初级荧光值(F_o)、最大荧光值(Fm)、可变荧光值(Fv)、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_o)、单位面积吸收光能(ABS/CSo)、单位面积捕获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推动力(DF)显著下降至最小值,最大值则出现在夏季或秋季;J相相对应可变荧光(Vj)、I相相对应可变荧光(Vi)、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显著升高至最大值,最小值则出现在夏季或秋季。辽宁种源红松各荧光参数随季节波动的变化幅度较小,光合特征更加稳定,黑龙江种源和吉林种源红松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黑龙江种源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DF对季节变化敏感,可作为评价红松光合性能的指示参数。

分类号: S791.247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源红松生长、结实及光合生理特征. 马晓雨,尚福强,潘丕克,张利民,崔震海,刘涛,徐阳,徐庆祥. 2023

[2]不同种源红松叶片电导率及叶绿体色素分析. 潘丕克,崔震海,徐庆祥,刘晴,李虹谕,刘涛,尚福强. 2021

[3]不同种源红松生长性状和种实性状变异分析与评价选择. 尚福强,高源,马晓雨,张群野,李连强,冯健. 2024

[4]35a生不同种源红松生长性状变异分析及评选. 尚福强,马晓雨,高源,马志强. 2024

[5]松辽黑猪的开发利用、优质特色及种源基地建设现状. 李娜,刘庆雨,金鑫,李兆华,刘利刚. 2016

[6]东祁连山高寒草本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的季节动态. 杨成德,龙瑞军,薛莉,陈秀蓉,徐长林. 2014

[7]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沙枣的生理特性. 杨升,张华新,陈秋夏,杨秀艳. 2015

[8]贵州人工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组成与季节动态变化. 李帅,张莉,苏生,周玉锋,吕召云,孟泽洪. 2016

[9]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李培,阙青敏,吴林瑛,朱芹,陈晓阳. 2017

[10]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11]迁飞棉铃虫的保幼激素和生殖发育季节动态. . 2012

[12]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沙枣的生长表现差异. 杨升,张华新,杨秀艳,陈秋夏,武海雯. 2015

[13]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玉米12-5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张洵铭,崔彦泽,王柏凤,宋新元,王军. 2018

[14]松辽黑猪的开发利用、优质特色及种源基地建设现状. 李娜,刘庆雨,金鑫,李兆华,张树敏,刘利刚,王巍,时晓东,闫宏洋,郭翠翠,朱丹. 2017

[15]NaCl胁迫下沙枣幼苗的离子代谢特性. 杨升,张华新,刘涛,武海雯,杨秀艳,倪建伟,陈秋夏. 2016

[16]羊草种群各类地下芽的发生、输出与地上植株的形成、维持动态. 张继涛,徐安凯,穆春生,王俊峰. 2009

[17]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蜘蛛群落的影响. 孙继英,付秀芹,颜亨梅,黄志农. 2007

[18]沙枣幼苗根尖离子流对NaCl胁迫的响应. 杨升,张华新,陈秋夏,杨秀艳. 2017

[19]长江河口九段沙下沙湿地植物N、P、K的分布特征与季节动态. 杨永兴,刘长娥,杨杨,李珂. 2010

[20]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高典,王桂堂,吴山功,邹红,习丙文,李文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