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吉林省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路明

作者: 路明;刘文国;岳尧海;才卓;王绍萍;张宏伟;金明华

作者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吉林省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59-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吉林省1987~2007年审(认)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年间晚熟、中晚熟玉米品种审定最多,占总数的59%;早熟和中早熟审定最少。相关分析显示,吉林省玉米产量与生育期、单穗粒重、株高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与百粒重和穗位高达到显著中度相关,与穗长和穗行数无显著相关。20年间玉米的产量、生育期、单穗粒重、百粒重、株高和穗位高发生变化,且不同熟期变化不同,穗长和穗行数则没有显著变化。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侯青光. 2014

[2]应对越区种植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张冬梅,姜春霞,陈琼,张伟,刘化涛,闫六英,黄学芳,韩彦龙,刘恩科. 2014

[3]吉林省湿润冷凉区风灾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吴彦波,方向前,付稀厚,孙国臣. 2015

[4]吉林省玉米高产田产量构成要素分析. 刘志全,路立平,沈海波,李才库,周桂林,王厚胜. 2006

[5]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谢佳贵. 2013

[6]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李忠芹,方向前,刘金鹤,贾振宇,高德全,于晶,郑在环,邱义图. 2013

[7]吉林省东部白浆土不同施肥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滕占春,方向前,杨宝君,王瑞荣,张文君,张秀云,钟彦涛,乔志一. 2016

[8]吉林省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刘洋,常莹,于飞,徐长宏,韩喜国,李海,石丰敏,吴春胜. 2013

[9]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氮肥效应研究. 侯云鹏,孔丽丽,秦裕波,尹彩侠,张国辉,王蒙,张宽,王秀芳,谢佳贵. 2012

[10]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958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端春,方向前,胡楠,于钟富,杜佃河,刘志友. 2016

[11]玉米籽粒灌浆期田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李自卫,番兴明,郑宇峰,韩永连,肖卫华,勾宇宏,杨俊华,杨素梅,唐李军. 2016

[12]干旱条件下玉米产量的主要相关性状研究. 郑常祥,杨文鹏,舒世德,傅良中. 2002

[13]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的相关性状研究. 吕香玲,张宝石,王艳秋,王立新. 2001

[14]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魏永权,周国军,张瑞博,林红,李铭丰,吴爽. 2007

[15]韭菜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靳力争,刘如娥,张学东,华明艳,张雪来. 2009

[16]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爱玉,孔祥良,张桂芝,陈兰,赵金辉,王志伟,李浩,高明伟,张晓洁. 2016

[17]不同密度对晋亚9号旱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吴瑞香,杨建春. 2011

[18]不同栽培方式对菜油两用菜薹中双10号产量的影响. 张宗急,钟丽,刘助生,廖云云,张志林. 2016

[19]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薛红. 2009

[20]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潘丽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