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SNPs的检测及其与产奶性能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鞠志花

作者: 鞠志花;李秋玲;黄金明;王霁;李荣岭;李建斌;仲跻峰;王长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多态性;产奶性能;单倍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1 年 44 卷 14 期

页码: 3027-30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查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健康性状的关联性,为未来培育高产优质健康奶牛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76头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运用SAS软件分析其与乳品质和乳腺炎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Tf基因5′调控区、外显子8和内含子8处发现了g.-1748G>A、g.13942T>C和g.14037A>G共3个新的SNPs;关联分析表明,g.-1748 G>A位点与305 d产奶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g.13942T>C位点与体细胞评分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TT和TC个体(P<0.05);g.14037A>G位点AA基因型个体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AG个体(P<0.05),AG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GG个体(P<0.05)。共构建出8种单倍型,发现了19种单倍型组合;H4H4单倍型组合个体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最高;H2H5单倍型组合个体305 d产奶量最高;H3H4单倍型组合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结论】Tf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乳脂率不相关。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第4和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鞠志花,王洪梅,李秋玲,黄金明,李建斌,安利国,杨桂文,仲跻峰,王长法. 2009

[2]中国荷斯坦牛白介素8受体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乳腺炎的关联分析. 官久强,王洪梅,王长法,李秋玲,李建斌,帅素容,侯明海,仲跻峰. 2010

[3]中国荷斯坦牛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郭洋,王洪梅,侯明海,王长法,何洪彬,吕文发,仲跻峰. 2011

[4]中国荷斯坦牛CXCR1基因第二外显子新SNPs与乳腺炎的关联分析. 周雷,王洪梅,王长法,柳楠,侯明海,李秋玲,仲跻峰. 2011

[5]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外显子2的PCR-SSCP多态性分析. 王学清,王昆,王沛宇,李耕,孙东晓,吴占军,张峰. 2010

[6]中国荷斯坦牛ABCG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路国彬,李宏滨,李玉荣,牛丽莉,任航行,杜立新. 2009

[7]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荷斯坦牛STAT4基因内含子20多态性. 张磊,宋雪梅,姜俊芳,蒋永清. 2012

[8]新疆褐牛和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多态性与产奶量的关联分析. 林嘉鹏,贺三刚,白杰,刘磊,杨波,谭立新,刘明军. 2009

[9]中国荷斯坦牛HSF1基因microRNA SNPs与耐热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秋玲,鞠志花,贾祥捷,黄金明,李建斌,李荣岭,李芳,王长法,仲跻峰. 2011

[10]中国荷斯坦牛BoLA-DRA-DR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高雪,任红艳,陈金宝,马云. 2007

[11]中国荷斯坦牛PPAR-α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与耐热性能的关联分析. 方文良,黄金明,王长法,鞠志花,李建斌,李荣岭,李琳,仲跻峰,何剑斌,李秋玲. 2012

[12]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与PRL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聚合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 贾祥捷,王长法,杨桂文,黄金明,李秋玲,仲跻峰. 2011

[13]中国荷斯坦牛BoLA-DRA;DQ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高雪,任红艳,陈金宝,马云. 2007

[14]沃金黑牛FGF14基因单倍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少滢,缪立生,肖成,刘宇,沈宏旭,吴健,高青山,赵玉民,曹阳. 2023

[15]小麦TaSnRK2.10的多态性及与农艺性状的关联. 王倩,毛新国,昌小平,贾继增,刘惠民,景蕊莲. 2014

[16]STAT5b基因2个SNPs位点与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赵秀华,王金玉,张跟喜,魏岳,顾玉萍. 2012

[17]甘南牦牛GDF-10基因多态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天科,梁春年,郎侠,裴杰,吴晓云,褚敏,秦文,阎萍. 2014

[18]南德温杂交肉牛生长分化因子10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郭宪,李天科,裴杰,包鹏甲,秦文,阎萍. 2014

[19]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氧化状态的影响. 郑会超,陆诚,张高振,张健,黄新,吴建良,蒋永清. 2010

[20]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饲喂奶牛的效果. 罗京焰,杨飞,龙忠富,张明钧.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