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及田间捕食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宝旭

作者: 马宝旭;巫鹏翔;徐婧;何嘉;张蓉;张润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异色瓢虫;枸杞木虱;捕食功能反应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70-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种类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及田间控害效果,本文利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同时根据其捕食潜能的测算结果,在田间通过罩笼试验探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各龄期异色瓢虫幼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枸杞木虱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为92.9头;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当枸杞木虱密度趋于无限大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最大捕食量最大为411.5头;成虫对枸杞木虱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7931;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的处理时间最短为0.0051 d。田间释放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的试验证明,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43.32%,成虫为14.78%;而对照组即周围8株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14.78%,成虫为16.22%;在异色瓢虫4龄幼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为43.32%显著高于其周围8株植株的14.78%;而在成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下降率为14.78%,对照组植株的虫口减退率为16.22%,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需根据枸杞木虱防治范围与力度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异色瓢虫虫态进行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十一星瓢虫对枸杞棉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李秋荣,祁全梅,来有鹏. 2020

[2]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巫鹏翔,欧阳浩永,徐婧,何嘉,张蓉,张润志. 2016

[3]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田间控害作用. 欧阳浩永,巫鹏翔,徐婧,张蓉,何嘉,张润志. 2017

[4]异色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巫鹏翔,马宝旭,徐婧,何嘉,张蓉,张润志. 2017

[5]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及其捕食功能的影响. 朱香镇,雒珺瑜,李笠坤,吴益东,李春花,崔金杰. 2019

[6]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对枸杞木虱成虫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刘秉阳,陈佳斌,王芳,贾彦霞,杨学宝. 2022

[7]枸杞木虱ORCO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祁全梅,李秋荣,郭青云. 2021

[8]26种精油对枸杞木虱成虫室内生物活性评价. 刘畅,洪缘缘,王芳,何嘉,张蓉,肖利锋. 2020

[9]枸杞木虱成虫携带瘿螨越冬. 巫鹏翔,徐婧,张蓉,何嘉,张润志. 2016

[10]多异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 巫鹏翔,欧阳浩永,徐婧,张蓉,何嘉,张润志. 2016

[11]食虫齿爪盲蝽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研究. 刘爱萍,王俊清,徐林波,高书晶,田庆. 2008

[12]二星瓢虫的捕食选择性及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 魏钟帅,侯璐,王新霞,王铁矿,李秋荣. 2024

[13]沙地木虱跳小蜂对枸杞木虱的寄生生物学特性. 巫鹏翔,马宝旭,徐婧,张蓉,何嘉,张润志. 2017

[14]仿生胶防治枸杞木虱研究初报. 刘赛,徐常青,陈君,郭巧生,张蓉,何嘉,孙海霞,余柳英. 2011

[15]枸杞木虱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唐桦. 1997

[16]枸杞木虱种群动态及其方向行为的初步研究. 刘晓丽,李锋,李晓龙,马建国,刘春光. 2013

[17]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生物学研究. 王俊清,刘爱萍,徐林,曹艺. 2010

[18]雷斯青霉F-1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对枸杞木虱的毒力测定. 黎秋雨,柴军发,蒲艳丽,马文田,张晓莉,王芳,贾彦霞. 2024

[19]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 et Li)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的室内测定. 张宗山,杜玉宁,沈瑞清. 2007

[20]枸杞木虱对颜色的趋性及日活跃习性. 刘晓丽,李锋,陈宏灏.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