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田稻2号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影响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兆远

作者: 姜兆远;刘晓梅;吕珂;高明;宋双;耿文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遗传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北方水稻

ISSN: 1673-6737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32-35

摘要: 以禾田稻2号和吉玉粳为试验材料,研究穗的大小、穗粒数多寡、千粒重高低等性状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构成产量性状因素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经数理统计分析其单相关及偏相关均为显著与极显著水平,而穗长和穗粒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初步明确了丰产性稳产性好的高产型水稻品种必须具备分蘖力强、有效分蘖率及成穗率高、穗粒多、着粒密度适中、结实率好、籽粒饱满等特点。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玉米甜糯双隐性DH系品质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特性. 张垚,杨跃华,孔亮亮,刘俊峰,崔阳,宋俏姮. 2021

[2]人工甘草生长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马斌,李明,刘华,李云翔,包杨梅. 2021

[3]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4]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因素. 罗德强,王飞,杜忠友,周维佳,江学海,张勇,郑玉琼,涂丹. 2007

[5]不同免耕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揭良波,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德文. 2009

[6]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2013

[7]播期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郭春强,罗鹏,曹燕燕,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5

[8]2011—2013年国家早籼迟熟组区试桂林试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2014

[9]江苏省常规中灿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 2002

[10]密度对龙青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树军,孙太靖,金玲. 2009

[11]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 2017

[12]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2016

[13]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汪波,刘建. 2016

[1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1

[15]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16]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17]江苏省常规中籼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任仲玲,何冲霄,孙明法,姚立生. 2002

[18]8%宁南霉素制剂对大豆品种黑农6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庆莉,王君,吴俊江,刘丽君,王金生,胡国华,张俐俐. 2014

[19]云南省玉米杂交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汪燕芬,田俊明,詹各明,张培高,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吕宏斌,严富民,番兴明. 2008

[20]不同灌溉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郝秀钗,李建波,张胜爱,郭佳,陈素英,史占良,刘长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