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子竣
作者: 马子竣;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酿造高粱;新品种;龙杂35;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120-121,124
摘要: 龙杂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高粱育种团队选育的矮秆、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酿造高粱杂交种,2023年9月21日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230057,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介绍了龙杂35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下早熟、矮秆、酿造用、宜机收高粱新品种推广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汾酒粱2号的选育. 赵文博,张福耀,詹鹏杰,平俊爱,杨慧勇,王华云,王瑞,于纪珍. 2016
[2]适于机械化收获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辽杂50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艳秋,张飞,朱凯,李志华,张志鹏. 2020
[3]早熟酿造高粱杂交种晋粱2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 2019
[4]早熟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49号的选育. 高海燕,程庆军,田承华,高鹏,张俊珍. 2021
[5]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64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平俊爱,张福耀,王玉斌,牛皓,詹鹏杰,楚建强,吕鑫,李慧明. 2020
[6]早熟酿造高粱晋早5577. 段国旗,董萍,吕娜,王玉斌,吕鑫,牛皓,楚建强,樊芳芳,巨岚,平俊爱. 2022
[7]酿造高粱克杂1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郝智勇,胡尊艳,李菁华,孙邦升,陈林琪,王聪,李志新,杨广东. 2022
[8]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克杂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邦升,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李菁华,陈林琪. 2024
[9]酿造型高粱杂交种辽杂4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段有厚,卢峰,邹剑秋. 2013
[10]贵州酿造高粱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彭秋. 2011
[11]发展酿造高粱,推进名酒名醋产业升级. 孙美红,柳青山,白文斌,董良利. 2012
[12]河北酿造高粱籽粒中7种常用农药的残留与安全评价. 王金萍,杜瑞恒,籍贵苏,邢国胜,吕芃. 2020
[13]春播晚熟酿造高粱不同生态区高产高效品种筛选与评价. 王艳秋,张飞,张旷野,王佳旭,朱凯,熊文强,郭晓雷,邹剑秋. 2021
[14]我国酿造高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翟世宏,白文斌,贺文文,程彦俊,王伟仁,杨玲. 2014
[15]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梁晓红,刘静,曹雄. 2017
[16]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发展前景. 翟世宏,贺文文,程彦俊,王伟仁,杨玲. 2010
[17]酿造高粱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 程永钢,粱笃,杨玲,程彦军,王伟仁,贺文文,张俊珍. 2012
[18]不同肥密因素下酿造高粱产量及品质的表现. 王聪,杨克军,魏金鹏,唐春双. 2016
[19]不同肥料对极早熟高粱龙杂20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艳杰. 2023
[20]酿造高粱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李占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杂交种氮高效利用综合评价
作者: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马子竣;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高效;品种筛选
-
179份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付连双;和阳升;王欣晨;王晓楠;单大鹏;严洪冬;李祥羽;唐贵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不同轮作模式效益分析
作者:孙继英;汝甲荣;邱广伟;王怀鹏;刘玲玲;孙旭红;马子竣;李明;牛若超;王立春
关键词:黑土区;轮作模式;效益分析;黑龙江省西北部
-
施氮量对3个极早熟高粱品种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作者:严洪冬;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吴振阳;马子竣
关键词:高粱;施氮量;干物质积累;籽粒品质;淀粉含量;单宁含量
-
大豆茎叶除草应用缓解剂增产效果分析
作者:马子竣;孙继英;史乔丹;刘玲玲;汝甲荣;孔德崴;牛若超;邱广伟
关键词:大豆;药害;氟磺胺草醚;茎叶除草;缓解剂
-
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作者: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关键词:种植密度;高粱;龙杂22;龙杂25;籽粒产量
-
克新1号马铃薯的选育与应用进展
作者:牛若超;魏立樯;孙继英;孔德崴;汝甲荣;马子竣;王怀鹏;史乔丹
关键词:克新1号;马铃薯;选育;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