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峰

作者: 高峰;华利忠;于伯华;王建峰;张丹;张琳;唐泰山;张常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高通量;微流控芯片;牛的病毒鉴别检测

期刊名称: 动物医学进展

ISSN: 1007-5038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建立牛的主要疫病的快速、准确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技术,以赤羽病病毒(AKV)、牛白血病病毒(BLV)、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5种牛传染病病原为研究对象,将LAMP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优化了该基因芯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上述5种病原,特异性好,60 min反应时间即可给出检测结果。其中AKV和PPRV的敏感性为10~3 copies/μL,BLV的敏感性为10~5 copies/μL,BTV和BVDV的敏感性为10~2 copies/μL,与LAMP检测的敏感性一致。成功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的5重RT-LAMP基因芯片,可同时快速准确检测上述5种病毒,为口岸检疫探索出一种能快速、高通量检测动物疫病的方法。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单细胞技术进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孙蒙祥. 2016

[2]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周新丽,杜羽琨,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9

[3]微流控芯片用于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 周新丽,郭莹莹,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8

[4]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王珍,贺磊,肖英平,卢先东,刘艳红,陆雯,王首锋. 2021

[5]微流控芯片加载低温保护剂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损伤评估. 邵文琪,郭莹莹,戴建军,张德福,周新丽. 2019

[6]基于DNA四面体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朱福琳,卞晓军,田润,李亮,颜娟,刘刚. 2020

[7]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概况及其应用进展. 曾洪梅,张桦,邱德文. 2014

[8]微流控法去除低温保护剂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衣星越,周新丽,杨云,戴建军,张德福. 2018

[9]微流控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富集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李壮,马俊,杨艺玥,贾莉,肖明,王淼,王珊珊,郑鹭飞,邵华,王静,佘永新. 2022

[10]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11]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分子印迹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 王培龙,苏晓鸥. 2014

[12]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双重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李昊,张铭洋,于永翔,王印庚,张正,马翠萍,陈夫山. 2023

[13]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14]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戎振洋,袁咏天,曾丹丹,叶文武,杨红福,郑小波. 2018

[15]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鸭源成分检测中的研究. 吴潇,吕贝贝,蒋玮,白蓝,武国干,王金斌,王荣谈,潘爱虎,唐雪明. 2019

[16]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张洋,薛强,金英,李凤芹,闫伟. 2017

[17]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水疱病毒方法的建立. 丁小龙,程芳珍,李茜,李国秀. 2019

[18]青稞坚黑穗病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杨帆,胡章薇,姚强. 2021

[19]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 夏学峰,张碧成,王警,张红印,张雪寒. 2020

[20]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省水稻苗期与成株期的恶苗病病菌. 王晓莉,李哲,杨红福,庄义庆.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