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糯特用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4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洪亮
作者: 李洪亮;孙玉友;魏才强;解忠;程杜娟;姜龙;曲金玲;宋泽;刘春光;徐德海;王丽;时新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牡育稻44;特种稻;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29-131
摘要: 牡育稻44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出的香糯特用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10033.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600℃区域种植.该品种的育成为稻米深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对牡育稻4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品种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特种稻品种海丰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唐清杰,王惠艰,严小微. 2018
[2]特种稻品种S1035及高产栽培技术. 阳标仁,黄凤林,郑瑞丰,张家清,杨天铭,刘欢欢,王金隆,王子平. 2023
[3]紫米型新品种丽人紫的选育. 黎用朝,刘三雄,李小湘,黄海明,黄为,阳标仁,刘利成,张黎光. 2015
[4]紫黑色特种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坤两优22. 张志英,陈春莲,李伟荣,彭志勤,杨平,刘伟定,吴延寿. 2020
[5]特种稻新品种黑糯一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郭晞明,全东兴,刘凤杰. 2008
[6]特种稻新品种晚籼紫宝的选育与应用. 闵军,刘三雄,李小湘,黄海明,唐善军,刘利成. 2015
[7]特种稻新品种软红米的选育及利用.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09
[8]功能性特种稻紫黑米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探讨. 张杰. 2012
[9]特种优质稻品种新稻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布哈丽且木,王奉斌,袁杰,张燕红,孝荣,梁乃亭. 2013
[10]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 应存山,钟代彬. 1996
[11]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 应存山,钟代彬. 1996
[12]广东特种稻的研究利用及育种问题探讨.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 2004
[13]水稻新品种垦稻95—4的选育及应用. 张国新,张秀和,李建广,甄翠荣. 2004
[14]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苏粳9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乔中英,陈培峰,谢裕林,黄萌,朱勇良,孙华,赵泉荣. 2018
[15]水稻镇糯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钱华飞,景德道,周义文,林添资,余波,龚红兵,李闯,曾生元,张小明. 2015
[16]水稻新品种“吉粳80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金成海,朴红梅,金京花,赵亚东,张强. 2009
[17]水稻新品种优质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18]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香稻新品种“皖垦津清”选育.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杨勇,尹川,葛瑾,冯瑞光,王景余,李艳萍. 2016
[19]水稻新品种浑粳377选育和栽培技术要点. 杨宇,吕军,胡春梅,姜洪涛,赵成全,周毓珩. 2017
[20]水稻超高产品种津星4号的选育及栽培. 任淑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作者:张建建;李平;蒋守群;王丽;杨雪芬;张赛
关键词:呼吸商;产热量;呼吸测热;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
-
蔬菜根系土壤硒镉含量与理化性质关系研究
作者:王丽;蒋亚;王迎康;刘桂华;柴冠群;范成五
关键词:土壤;蔬菜;全硒;全镉;理化性质
-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作者: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
-
马铃薯在预制菜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作者:任路路;王丽;姜敏
关键词:预制菜;马铃薯;加工;品种
-
热应激对畜禽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熊云霞;易宏波;杨雪芬;王丽
关键词:热应激;肠道微生物;畜禽
-
两个秋子梨果实品质分析
作者:刘春光;陶靓;张武杰;汤佳翰;高洪娜
关键词:秋子梨;红丰梨;早黄梨;感官特征;形态指标;营养成分
-
2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东方黏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
作者:陈冉;高梦雪;雒珺瑜;王丽;朱香镇;张开心;李东阳;高雪珂;姬继超;崔金杰;马德英
关键词:东方黏虫;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室内生物活性;田间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