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蒲晓斌

作者: 王茂林;栾丽;王湘君;张锦芳;李浩杰;张启行;李熠毅;曹毅;蒋梁材;赵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7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1610-16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为4大类,共14个亚类:第1大类以川东南、重庆和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3个亚类;第2大类以川南、川北、云南和贵州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3大类以贵州、四川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4大类以川西北来源的资源为主,含3个亚类。【结论】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间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类主要遵循地域和生态环境规律,可分清芥菜型油菜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远近;在分子水平上,分类结果可能更深入和准确可靠。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26份贵州省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丽,黄先群,陈静,董颖苹,李超. 2008

[2]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璐璐,张超,杨斌,唐容,黄莎,梁峰豪. 2024

[3]基于植物学性状分析蝴蝶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王燕茹,袁秉琛,孙郁婷,李承臻,王志勇,虞道耿. 2023

[4]利用同工酶、RAPD技术及形态学标记对不同地域木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杨瑞. 2010

[5]广西南瓜属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鉴定评价. 刘文君,陈宝玲,周建辉,张曼,周艳霞,万正林,张力,钟玉娟,黄孙答,陈振东. 2022

[6]上海蚕豆地方资源鉴定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朱吉风,周熙荣,王伟荣,孙滨,雷蕾,曹黎明. 2024

[7]甘肃省糜子地方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孔军,杨天育,何继红. 2012

[8]川渝地区香橙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杨海健,周心智,弓亚林,钟昭林,张云贵,伊华林. 2014

[9]479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胡凤仪,侯献飞,于月华,贾东海,刘忠松,李强,苗昊翠,沈金雄,顾元国. 2023

[10]贵州100份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 陈丽,杨雯竹,高志宏,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2022

[11]不同品系分蘖洋葱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初文娇,王勇,董晓慧,陈典. 2010

[12]新疆文冠果苗期选育植物学性状分析. 董鹏,姜继元,李铭,朱耀军,马新. 2016

[13]不同种源百香果的植物学和种子性状差异. 袁启凤,颜培玲,史斌斌,陈楠,王立娟,卢晨,李仕品. 2023

[14]56个苦瓜品种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闵子扬,李勇奇,韩小霞,张竹青,袁祖华,胡新军. 2020

[15]41个肉用老南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胡新军,粟建文,袁祖华,李勇奇. 2015

[16]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产量及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 冉景松,顾洪如,沈益新,丁成龙,张霞. 2010

[17]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2024

[18]41个肉用老南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英文). 胡新军,粟建文,袁祖华,李勇奇. 2015

[19]82个湖南丝瓜种质资源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 李勇奇,闵子扬,韩小霞,杨建国,胡新军. 2019

[20]基于RAPD标记对71个柞蚕品种的聚类分析. 刘丹梅,李文利,王丹丹,王凤成.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