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士平
作者: 刘士平;沙爱华;薛艳红;李金泉;宋志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葛;毛状根;发根农杆菌;葛根素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6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153-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感染药用植物三裂叶野葛叶片、茎段、芽、叶柄等外植体,诱导毛状根产生,通过PCR扩增和southern印迹试验,证实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T-DNA片段已整合进植物的核基因组中,这些毛状根可以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中快速生长。本试验探索了不同的外植体对诱导率的影响,对产生的毛状根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转化中叶片是最合适的外植体,而不同的毛状根细胞株中葛根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达到4.21%。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基于AFLP遗传多样性和功能成分含量的葛资源特性研究. 彭斯文,龙世平,朱校奇,唐汉军,谢进,徐瑞,黄艳宁,曹亮. 2024
[2]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箭筈豌豆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梅错,刘志鹏. 2020
[3]川黄柏毛状根的诱导及活性成分的产生. 苟小军,吴洁,阎文昭,马先军,杨毅. 2006
[4]发根农杆菌诱导大豆毛状根体系的建立. 张东升,黄文坤,彭焕,彭德良. 2012
[5]乌拉尔甘草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体系的建立. 郭生虎,王敬东,马洪爱. 2012
[6]乌拉尔甘草毛状根的诱导及离体培养. 郭生虎,王敬东,马洪爱. 2014
[7]发根农杆菌介导不同基因型大豆转化效率的筛选. 李锦锦,王昉,张万科,文自翔,李海朝,袁道华,李金英,张辉,杨青华,卢为国. 2012
[8]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康乃馨初步研究. 范惠琴,姚泉洪,彭日荷,黄晓敏,李贤. 2001
[9]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及应用. 赵书君,赵凯歌,杨建峰,邬华松. 2023
[10]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及应用. 王成龙,周美亮,邵继荣,吴燕民. 2015
[11]花生毛状根诱导及其体外培养. 刘杰,任艳,张宗申,袁美,李双铃,禹山林. 2012
[12]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对杜仲的遗传转化研究. 孙雁霞,吴洁,阎文昭,徐作英,张海强. 2008
[13]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细茎柱花草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 赵兴坤,孙昊,杨丽云,罗丽娟,刘攀道. 2023
[14]发根农杆菌对非洲紫罗兰的转化初报. 廖飞雄,张春荣,李玲. 2004
[15]发根农杆菌对栝楼的遗传转化. 宁志怨,董玲,陈静娴,廖华俊,江芹,张永娣. 2007
[16]棉花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生根优化. 汪炜檬,魏云晓,唐云霓,刘苗苗,陈全家,邓晓娟,张锐. 2025
[17]6个葛品种(系)花部形态特征观察. 莫周美,张秀芬,李恒锐,郭素云,陈会鲜. 2021
[18]湖南省葛产业智慧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罗建军,王作军,冯志永,谢培庚,于超. 2020
[19]江西省葛种植区中重金属镉调查及其富集特征. 林小兵,周利军,何绍浪,王斌强,黄欠如,武琳. 2021
[20]葛的栽培方法及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郭堂勋,胡春锦,李讯.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轮作模式对豇豆根腐病、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许婧霞;李金泉;周勇;周义权;陈伟;李奎;易菊平;焦忠久;矫正彪;唐霞珍;胡洪涛;杨亚珍
关键词:豇豆根腐病;小麦轮作;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
-
畜禽肌纤维发育及相关分子调控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徐晓龙;秦箐;张崇妍;乔永华;代东亮;刘治辰;兰茗熙;赵丹;张景文;王一川;孔德庆;王志新;李金泉;刘志红
关键词:肌纤维发育;类型转化;分子调控
-
基于SSR标记的毛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向艳涛;刘昌燕;韩雪松;李莉;孙龙清;陈宏伟;沙爱华
关键词:毛豆;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结构分析
-
利用剩余杂合株系定位油菜根系发育主效QTL位点RT.C08
作者:黄林涛;沙爱华;王新发;顿小玲;匡列琼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根系;剩余杂合系;QTL定位;KASP标记
-
鄂西高山洪山菜薹栽培技术
作者:聂启军;朱凤娟;任志勇;董斌峰;胡志伟;夏会勇;李金泉;焦春海
关键词:
-
80份绿豆象抗感蚕豆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虎;刘昌燕;李莉;刘良军;韩雪松;万正煌;沙爱华;陈宏伟
关键词:绿豆象;转录组测序;SSR;蚕豆;遗传多样性
-
基于干旱胁迫转录组信息的蚕豆ASPAT基因家族分析
作者:魏正欣;刘昌燕;陈宏伟;李莉;孙龙清;韩雪松;焦春海;沙爱华
关键词:蚕豆;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家族;干旱胁迫;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