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丁斌;吕修涛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00081^北京^粮油处
关键词: 夺丰收;拔节期;我国小麦生产;喷雾防治;种麦;分蘖成穗;晚播;北方冬麦区;灌水条件;丰安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年卷期: 2008 年 01 期
页码: 99-100
收录情况: CSCD
- 相关文献
[1]麦园蜘蛛(Penthaleussp.)及麦长腿蜘蛛(Petrobialatens(Müller))的生物学研究. 魏鸿钧,田毓起. 1963
[2]不同灌水条件对小麦节水品种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王志平,李昌伟,王克武,赵茂林,郑雅莲,张娜,朱青燕. 2007
[3]座谈改造盐碱地低産田增産經驗纪要. 关振声,王永杰. 1966
[4]福美坤与抗寒剂混配喷雾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研究. 陈占全,强中发. 2002
[5]黑枣的病虫害防治. 郭文场,周淑荣,刘佳贺. 2019
[6]北方冬麦区高肥区域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分析与探讨. 孙芳华,曾启明,范家骅. 1992
[7]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特点研究. 买春艳,李洪杰,刘宏伟,杨丽,于立强,周阳,张宏军. 2018
[8]关于蹲点劳动搞样板田的問題. . 1965
[9]冬小麦施氮磷化肥作种肥的增产效果. 黃不凡,賀微仙,肖国壮,李文田. 1964
[10]优化栽培模式提高双季稻产量. 钱银飞,曾勇军,陈金,谢江,吴玉成,杨小华,彭春瑞. 2020
[11]大穗型和多穗型冬小麦分蘖成穗的调控因子研究进展(英文). 李娜娜,蒲艳艳,宫永超,李新华,李鹏,丁汉凤. 2015
[12]水稻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特征与分蘖成穗的初步研究. 陶龙兴,王熹,谈惠娟,张夫道. 2004
[13]小麦分蘖成穗规律研究进展. 佟汉文,彭敏,刘易科,黄玫珽,邹娟,朱展望,陈泠,张宇庆,高春保. 2017
[14]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进展. 李娜娜,宫永超,蒲艳艳,张晓冬,贾文斌,辛富刚,裴艳婷,丁汉凤. 2014
[15]不同带状播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王汉芳,杨程,李向东,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张德奇,马富举,秦峰. 2016
[16]我国小麦农家品种抗条锈病基因资源的初步研究. 代君丽,吴立人. 2002
[17]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思考. 吴立人. 1998
[18]小麦抗孢囊线虫和白粉菌的种质创新与鉴定. 邱丹,崔磊,孙艳玲,孙喜营,邹景伟,郑超星,王晓鸣,周阳,李洪杰. 2015
[19]中国小麦农家品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王凤涛,曹杨,陈永宁,徐世昌,蔺瑞明. 2009
[20]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控规避次生灾害风险. .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作者: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种植密度;追氮模式;群体结构;光能利用;产量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志豪;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刘希伟;杨玉双;石书兵;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强弱势粒;物质转运;产量
-
北方冬麦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作者: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及其生理机制的影响
作者:刘哲文;郭丹丹;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刘希伟;王玉娇;石书兵;王艳杰;赵广才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品质
-
减量施氮协同提升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
作者:马瑞琦;常旭虹;刘阿康;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王振林;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氮肥梯度;产量;品质;氮肥农学效率
-
冬前积温对北部冬麦区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阿康;马瑞琦;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常旭虹
关键词:积温;小麦;苗期;播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