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C毒素对雄性不育玉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立安

作者: 王立安;郝丽梅;马春红;陈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MC毒素;线粒体;内膜;呼吸控制值(RCR);磷氧比(P/O)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4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221-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 HMC毒素处理 C型不育系玉米和同核保持系 ( N)玉米的线粒体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HMC毒素可使 C细胞质玉米线粒体内膜受到严重破坏 ,嵴消失 ,线粒体变为由外膜围成的空泡状 ;N细胞质大多数线粒体没有受到损伤 ,有的只受到轻微的破坏 ,但内膜仍可见。用氧电极测定线粒体的呼吸控制值 ( RCR)和氧化磷酸化效率 ( P/O) ,结果表明 :HMC毒素的加入可使 C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 RCR下降等于或大于 2 0 % ,加毒素后再加 ADP,耗氧曲线不能进入状态 呼吸 ,线粒体的呼吸保持在 态 ,表明毒素处理后 ADP几乎没有被消耗 ,出现类似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现象 ,P/O由于 ADP没有被消耗而趋于零 ;N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 RCR下降等于或小于 5 % ,P/O变化很小。可见 ,HMC毒素对 C型不育玉米线粒体的内膜结构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均表现专化毒害作用。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HMC毒素纯品. 崔洋,陈永丽,魏建昆,赵南明. 1999

[2]八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与比较. 李玉秋,赵洪锟,谭化,刘晓东,张春宝,董英山. 2011

[3]植物CMS线粒体相关开放阅读框(ORFs)研究进展. 周瑞阳,陈鹏,廖剑. 2011

[4]正丁醇和高光强下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李霞,王超,任承刚,丛伟,金磊,郭士伟. 2010

[5]柞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孙玲,王凤成,王秋实,刘彦群,仝振祥,冀万杰,张博,王学英. 2008

[6]基于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研究3个地理群体黑龙江河蓝蛤的遗传多样性.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5

[7]梭梭属2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 吴明朝,张明慧,杨丽丽,石磊,陈虞超,宋玉霞. 2013

[8]泡状带绦虫线粒体部分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 项海涛,尚清炎,郝宝成,邢小勇,梁剑平,胡永浩. 2012

[9]植物Prohibitins基因(PHBs)的研究进展. 夏梦,徐畅,王吉,王玲,孙丹. 2016

[10]采用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区分胡萝卜育性. 付任胜,管长志,尹立荣,陈磊,段红英,刘俊环. 2015

[11]野生亚东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来源研究. 户国,王芳,周建设,潘瑛子,李宝海,谷伟,孙鹏,白庆利,王炳谦. 2016

[12]家蚕、野桑蚕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 李爱玲,徐安英,沈兴家,唐顺明,张志芳,潘沈元. 2004

[13]光滑河蓝蛤3个野生群体线粒体COI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孙超,刘志鸿,杨爱国,周丽青,吴彪,严加坤,侯丫,董春光. 2013

[14]鱼油或共轭亚油酸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易丹,曾申明,呙于明. 2012

[15]竹节人参对小鼠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有贵,徐刚,陈诗,钟石,计东风. 2007

[16]芹菜线粒体atp6基因的克隆及在花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谭国飞,钟秀来,罗庆,王天文. 2019

[17]芸薹属栽培种细胞质的分子标记鉴别. 梁龙兵,林香,喻时周,皮明雪,张敏琴,王仙萍,向阳,赵继献. 2019

[18]投喂蚕豆对草鱼肝脏脂肪蓄积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付兵,郁二蒙,王广军,谢骏,李志斐,张凯,龚望宝,田晶晶. 2020

[19]篮子鱼属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黄小林,杨育凯,林黑着,李涛,虞为,黄忠. 2018

[20]粘虫蛾飞行肌的发育:超微结构特征分析. .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